[实用新型]一种电纺同轴纺丝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2641.8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2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民;余灯广;申夏夏;聂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34 | 分类号: | D01D5/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纺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纺丝头制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纺同轴纺丝头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自上而下(top-down)的纳米制造技术,通过外加电场力克服喷头尖端液滴的液体表面张力和粘弹力而形成射流,在静电斥力、库仑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被雾化后的液体射流被高频弯曲、拉延、分裂,在几十毫秒内被牵伸千万倍,经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在接收端得到纳米级纤维。该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操控方便、选择材料范围广泛、可控性强、并且可以通过喷头设计制备具有微观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连续纳米纤维工业化生产的一种方法,应用该技术制备功能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前景预期。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纳米科技的热潮,应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功能纳米纤维膜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目前该技术在应用研究方面的普遍情况是:(1)将各种天然的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甚至核酸或小分子如卵磷脂类可以形成“蠕虫”结构类物质电纺成纳米纤维,包括直线纤维或螺旋状纤维,证明电纺工艺的有效性同时制备新型无纺纳米纤维;(2)将一种成纤聚合物与另外一种活性组分共溶解或共混后纺丝,以通过纳米纤维的方式发挥或增强活性成分的功能,如在纳米纤维中载入一种药物、在纳米纤维中混入一种无机功能材料、或在其中混入另外一种功能聚合物等。
而对于如何应用该技术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特征纳米纤维的报道并不多见。在各种结构特殊的纳米纤维中,芯鞘结构纳米纤维因为用途广泛而备受研究人员注意。但是由于同轴纺丝头的制备与应用比较困难,因此这方面研究非常受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本申请研究制备一种新型同轴纺丝头,结构简单、制备容易、使用方便,制备出的芯鞘结构纤维直径均匀、表面光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纺同轴纺丝头装置,具有不锈钢套筒结构,可以与常规注射器直接对接并通过双通道轴流注射泵直接控制,简单、便易地制备出具有芯鞘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纺同轴纺丝头装置,包括纺纱头套部和纺纱头轴芯部,所述的纺纱头套部为L型管,所述的纺纱头轴芯部穿过纺 纱头套部中部且与其管道同轴。
所述鞘液入口位于纺纱头套部下端,所述的芯液入口位于纺纱头轴芯部上端。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应用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单步制备出具有芯鞘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其中:a-鞘液入口 b-芯液入口 c-同轴出口。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注射器连接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通道轴流注射泵控制电纺示意图。
其中:3-双通道注射泵 4-高压发生器 5-接地 6-芯鞘结构纤维接受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同轴纺丝头制备
如图1所示,通过不锈钢坯铸造出套筒,然后将一定直径不锈钢毛细管焊接于套筒中央,制备出同轴纺丝头。
实施例2同轴纺丝头与注射器连接
如图2所示,芯液直接与注射器相连,鞘液通过高弹硅胶软管与注射器相连。
实施例3双通道轴流注射泵控制电纺
如图3所示,直接将与注射器连接得同轴纺丝头驾于双通道轴流注射泵上。
实施例4PVP/Eudragit L-100芯鞘结构纤维制备
配制10%(W/V)的PVP K60乙醇溶液为鞘液,配制15%(W/V)的Eudragit L-100的DMAc∶甲醇(20∶80)溶液为鞘液,在流量为0.5ml/h,电压为15kV,接受距离12cm条件下电纺,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
实施例5载药物阿魏酸PVP芯鞘结构纤维制备
配制10%(W/V)的PVP K60乙醇溶液为鞘液,配制20%(W/V)的阿魏酸乙醇溶液为芯液,在流量为0.5ml/h,电压为12kV,接受距离105cm条件下电纺,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支架的光隔离器
- 下一篇:具有抗菌效果的伞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