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2974.0 | 申请日: | 200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鸿;黄臻元;侯海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郑明辉 |
地址: | 20120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冷凝器 集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液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目前,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式冷凝器芯体是由边板2、扁管3、翅片4和集液器构成,集液器两个一组分左右平行布置,用框架搭成长方形,两个集液器之间用若干排扁管3连通,翅片4安装在相邻扁管3之间和扁管3与边板2之间,所述的集液器包括集液管11、隔板12和堵帽13,集液管11为一个中空的圆管,管身上开有一排扁管槽14,并开有若干隔极槽,集液管11两头用堵帽13密封,管身中装有隔极12,把集液管11内的空间隔成若干段,图1中的箭头为制冷剂的流向。在现有技术中,先将集液管11冲出扁管槽14,然后将集液管11割出和隔板12相配合的隔板槽,因集液管11冲扁管槽后,集液管11在有扁管槽这面的横截面产生变形,装入的隔板12就不能将集液管11内的空间完全隔断,使用时制冷剂在隔板12处就会有内漏,使冷凝器的换热性能下降,造成汽车空调制冷效果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集液器内的隔板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并在冷凝器钎焊时,伴随冷凝器炉中钎焊,隔板和集液管相接处四周焊接固定,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制冷剂内漏,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包括集液管和若干隔板,集液管为一个中空的圆管,隔板固定在集液管内把集液管内分隔成若干区域,集液管管身上开有一排沿轴向布置的扁管槽,所述的隔板至少为两个,其中两个隔板布置在集液管的两端,剩下的隔板布置在集液管管身中,把集液管内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隔板和集液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并在相接处四周焊接固定。
所述的扁管槽背面的集液管管身一端开有制冷剂进口孔。
所述的扁管槽背面的集液管管身一端开有制冷剂出口孔。
所述的隔板共有N块,把集液管内空间分隔成N-1个区域。
所述的隔板共有四块,把集液管内空间分隔成三个区域。
本实用新型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内的隔板和集液管之间通过过盈配合,把隔板和集液管连为一体,使得在集液管冲出扁管槽以后,在冷凝器钎焊时,伴随冷凝器炉中钎焊,隔板和集液管相接处四周焊接固定,隔板和集液管之间不会出现缝隙,密封性能好,不会出现制冷剂内漏,装在集液管两头的隔板相当于堵帽,把集液管与外部隔断,制冷剂也不会有外泄漏,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汽车空调用平行流式冷凝器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示意图;
图5采用本实用新型集液器的平行流式冷凝器芯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集液管、12隔板、13堵帽、14扁管槽、15制冷剂进口孔、16制冷剂出口孔、2边板、3扁管、4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5所示,平行流式冷凝器芯体由边板2、扁管3、翅片4和集液器构成,如图2、3、4所示,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集液器,包括集液管11和若干隔板12,集液管11为一个中空的圆管,隔板12固定在集液管11内把集液管11内分隔成若干区域,集液管11管身上开有一排沿轴向布置的扁管槽14,扁管槽14背面的集液管11管身两端可以分别开设制冷剂进口孔15、制冷剂出口孔16,开孔情况根据此集液器在平行流式冷凝器中的需要决定;所述的隔板12至少为两个,其中两个隔板12布置在集液管11的两端作为堵帽13,当隔板12的数量大于两个时,剩下的隔板12布置在集液管11管身中,把集液管11内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隔板12和集液管11之间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并在冷凝器钎焊时,伴随冷凝器炉中钎焊,隔板12和集液管11相接处四周焊接固定,因本实用新型的隔板12密封性能好,所以用隔板12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堵帽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2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蒸气喷射制冷油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