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吸式防滴漏喷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3472.X | 申请日: | 2009-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火 |
主分类号: | B05B11/02 | 分类号: | B05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吸式防 滴漏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吸式防滴漏喷头,尤其适用于放置乳液、香水等液体的容器,在按压完毕后,在喷头出口处的流体可被反吸进入流道内,避免滴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喷头均由压盖、旋盖和气缸等部件构成,旋盖旋固或卡扣在容器瓶口上,压盖可相对旋盖上下移动,气缸伸入容器瓶口中。在运输过程中,使用固定夹扣在旋盖上,将压盖限位,防止内容物在不经意时被喷出。使用时取下固定夹,对压盖施加下压力即可。在气缸内设有连杆、针阀、活塞、弹簧和单向阀,连杆具有中空通道,且用于下压活塞,单向阀设在气缸的底部,控制容器内流体只可在气压作用下单向向上从容器内进入气缸,而不会反向回流到容器中。
在第一次按压压盖时,压盖带动连杆及活塞向下作动,在压力下,单向阀始终封住气缸底部的进口,气缸内的空气被向外挤出;当释放压盖瞬间,弹簧的回复力推动连杆、活塞以及压盖向上作动,气缸内的体积迅速扩张,在气缸内产生负压,将容器内的流体吸入气缸内,可反复按压几次直至流体充满气缸。
在流体充满气缸后,再次下压压盖即可挤出流体,其作用原理是:
向下按压压盖,压缩力会将原始紧闭的活塞下缘与连杆凸环打开,流体从两者间的缝隙进入连杆的中孔通道,再从压盖的流道喷出。而放开压盖时,连杆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活塞下缘与向上弹升的连杆凸环重新紧闭,同时因气缸内体积的扩张,容器内流体再次被泵入气缸内,可反复使用。
现有的改进结构中,主要有对弹簧位置的改进,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520001168.0公开了一种环保喷头结构,由按压体、弹簧体、固定套、活塞、连接杆、开关阀、汽缸所构成,其中按压体所设的输出管贯穿插入弹簧体、固定套、活塞,与连接杆接合,而弹簧体装置在固定套上方所设的圆凹面内,开关阀则由下插入连接杆内,将按压体的输出管、活塞、连接杆连带组合装置在汽缸内,使汽缸在固定套内下方,并接合一吸管,装置在一容器内,而固定套则装设在该容器的瓶口上;由于上述构件的结构组合,使汽缸内无弹簧体的金属材质配件,不会与容器内的乳液或香水等液体接触,而使乳液或香水等液体产生质变,以增进环保效益,且以最精简的组合,达到液体喷出的功效。
另一种改进是在汽缸的侧面设置排气孔,设置排气孔利于气体进入容器以抵消由于流体泵出所产生的负压。一般情况下,活塞将排气孔封堵,故而使容器内气体与容器外大气隔绝,起到密封作用;在使用时,压下压盖使活塞向下移动从排气孔处移开,排气通道打开,容器外的空气被吸入容器内部,从而抵消上次泵料时产生的负压。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研究了众多喷头后发现普遍存在流体流至压盖出口处容易滴漏的现象,影响容器的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吸式防滴漏喷头,在一次按压后,留在压盖流道内的流体可自动反吸,避免了滴漏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吸式防滴漏喷头,装设在流体容器的瓶口上,喷头自上而下由压盖、旋盖和气缸等部件构成,压盖可相对旋盖上下移动,其中,
所述的压盖内侧设有流道;
所述的旋盖旋转或卡扣固定在流体容器瓶口;
所述的气缸设在流体容器的瓶口内侧,上缘卡在瓶口上方,气缸的内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在上腔室处设有排气孔;
在气缸内设有连杆、活塞、针阀、弹簧和单向阀,其中,
所述的连杆与压盖卡扣连接,连杆具有中空通道,该中空通道与压盖的流道联通;
所述的活塞由空心的内、外圆柱以及在中部将内、外圆柱相连的连接环构成,在连接环上方,内圆柱与外圆柱之间形成环形插槽,连杆的下部伸入该环形插槽内并形成气密,连杆下压可与活塞的连接环接触;
所述的连杆和活塞均设在气缸的上腔室内,所述的单向阀设在气缸的下腔室内;
其特点是:
在气缸内还设有针阀,针阀由圆杆以及圆杆外围的凸环构成,其中,
针阀的圆杆上部穿过活塞的内圆柱并伸入连杆的中空通道中,圆杆与连杆相互卡固并与压盖同步上下运动,且在圆杆与连杆之间形成通道,供流体流入压盖的流道,在凸环上方的圆杆外围设有数条短肋,圆杆与活塞内圆柱与之间形成间隙,供流体流入连杆的中空通道;
针阀的凸环上端面形成一条环形槽,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活塞内圆柱的下部可伸入该环形槽内形成气密;
所述的弹簧的下端抵顶气缸的下腔室,上端套在针阀的圆柱下部并抵顶针阀的凸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火,未经陈秋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