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夹卡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3501.2 | 申请日: | 2009-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5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孟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孟聪 |
主分类号: | B43K7/12 | 分类号: | B43K7/12;B43K24/02;B43K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夹卡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具的领域,尤指一种收藏/露出笔芯的技术。
背景技术
书写文字的笔具,广为众人所熟知的形式就有圆珠笔、铅笔或钢笔等。其中,圆珠笔因颜色最多、功能最具变化而占有广大的市场。
早期的圆珠笔,是将笔芯放入笔管里面,因为笔芯长度大于笔管的缘故,所以笔芯露出笔管的书写端无法收藏起来,只好在笔管前端套上笔套,避免墨水弄脏衣物。但是,笔套体积小,且容易滚动而掉落,一不小心就会遗失,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于是业者研发出以下两种笔芯露出装置:
其一,在笔管里面加装笔芯按压露出装置,抵住具备弹性的笔芯末尾,施予按压的外力,让笔芯的书写端露出笔管前端,再次按压,即可使书写端退回笔管里面,故笔芯得以在笔管里面作往复运动。
其二,是在两截笔管之间添加笔芯转出机构,只要转动两截笔管之一,就能推动笔芯而使书写端露出笔管前端,逆向旋转此截笔管,则可退回笔芯的书写端。但是,此种笔芯却不具自动往复运动的弹性力。
无论是按压露出装置还是转出机构,都无法让书写端自动缩入笔具中,都需要再次操作,才能退回笔芯。然而,将书写端未缩入的笔具插回口袋,污染衣物的人为疏忽事件,亦时有所闻,确有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笔夹卡扣装置,使得笔芯自动快速退回笔管里面,避免墨水弄脏衣物或皮肤。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笔夹卡扣装置,包括若干笔管,彼此连接在一起而可相对转动;一笔芯,置入笔管里面且能往复运动,具有一可露出笔管外面的书写端;一笔夹,安装在笔管外面而具有弹性,其端部形成一接触笔管表面的隆起部;一笔芯转出机构,安装在笔管里面而可推动笔芯露出书写端;所述笔芯转出机构与笔管之间设置一限位件,在限位件圆周面陷入一凹穴,该笔管相对于凹穴处贯穿有一通孔,允许笔夹的隆起部通过通孔卡入凹穴中。
所述限位件轴心处具有一结合孔,用以安装前述笔芯转出机构,在限位件外表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段落,且所述凹穴位于大直径段落的圆周面。
所述笔芯转出机构包括:
一引导管,包含有一缺口和一压紧部,所述缺口沿引导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壁,所述压紧部是突出且环绕在引导管的外围,紧迫于一内管的内壁,共同置入一笔管中;
一核心管,置入引导管里面而转动,其端部具有一小管径的插入段,并在另端的管壁设置一凸缘、一制止壁和一轨迹壁,所述凸缘弯折于核心管的端口部位,所述制止壁与核心管的长度相互平行,所述轨迹壁间隔制止壁一段距离,以紧邻核心管中间部位的距离最小,邻近端口部位的距离最大;
一从动柱,置入核心管里面且能往复运动,其具有一抵制部和一凸条,所述抵制部位于从动柱的端部且抵触一具备弹性的笔芯,所述凸条沿着长度方向设置在从动柱外表,通过制止壁和轨迹壁之间而自由出入于引导管的缺口中。
所述笔芯转出机构还包括有一套盖,具有一内孔,与核心管露出引导管的插入段结合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即使书写端因人为疏忽而未缩入笔具中,只要笔具插回口袋牵动笔夹离开笔管表面,或径自扳起 笔夹,都能让笔芯自行退回,避免衣物或皮肤遭受污染。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笔芯转出技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推动笔芯且让书写端露出外界,通过笔夹卡扣定位,掀开笔夹的途径来解除定位功能,使笔芯快速退回笔管里面,避免墨水弄脏衣物或皮肤。
附图说明
图1是分解立体图,表示出用于本实用新型笔芯转出机构各组件的具体形状。
图2是分解立体图,表示出图1笔芯转出机构与内管的对应关系。
图3是平面图,表示出笔芯转出机构的核心管展开后的轨迹壁形状,以及凸条运行轨迹壁的关系。
图4是分解立体图,表示出本实用新型笔夹卡扣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组件对应关系。
图5是剖视图,表示出收芯状态的笔芯转出机构各组件的对应关系。
图6是平面图,表示出收芯状态的凸条运行轨迹壁的关系。
图7是剖视图,表示出出芯状态的笔芯转出机构各组件的对应关系。
图8是平面图,表示出出芯状态的凸条运行轨迹壁的关系。
图9是剖视图,表示出扳开笔夹收芯时,笔夹卡扣装置各组件的对应关系。
图10是平面图,表示出图8凸条运行轨迹壁的关系。
其中,
100笔芯转出机构
10引导管 11缺口 12压紧部
20核心管 21插入段 22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孟聪,未经林孟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35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粉笔套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针管型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