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结构的输液接口软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4898.7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彬;张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戈班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彭茜茜;白益华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结构 输液 接口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包装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输液接口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大输液包装材料已开始由玻璃基材向轻便安全环保的非PVC(聚氯乙烯)塑料基材方向发展,其中,非PVC输液接口软管是非PVC输液袋的重要组成部分。非PVC输液接口软管通常由多层结构组成,其内层材料需要与PC(聚碳酸酯)接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以防止药液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添加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提高内层材料极性的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但EVA材料本身极性有限,同时易散发出醋酸气味,不易完全满足应用的需要。
为此,本领域缺乏一种与聚碳酸酯接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的非PVC输液接口软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与接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的非PVC输液接口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接头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的非PVC输液接口软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输液接口软管,所述输液接口软管具有如下多层结构:
-外层;
-中层;以及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内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的厚度在0.05mm-0.2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的厚度在0.7mm-1.0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内层的厚度在0.05mm-0.2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中层和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内层的厚度比例为1∶(3.5-20)∶(0.25-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层为厚度在0.05mm-0.2mm之间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外层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层为厚度在0.7mm-1.0mm之间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中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输液接口软管采用EM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内层的多层结构,从而改善非PVC(非聚氯乙烯)输液袋接口软管与PC(聚碳酸酯)接头的接合性。
②输液接口软管的内层采用透明、无味的高极性材料EMAA取代现有技术的EVA内层,确保接口软管与PC接头的密封性。
③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接口软管提高了大输液塑料软袋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消除了由于添加EVA所导致的软管可能散发出醋酸气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接口软管的横截面示意图。所述输液接口软管用于大输液包装,其为三层结构。
图2示出了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接口软管的输液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进内层材料,获得了具备新的多层结构的输液接口软管,并意外地发现其结合性和密封性特别优异,故特别适合作为现有技术的含有EVA内层的输液接口软管的替代产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构思如下:
采用透明、无味的高极性材料EMAA作为内层取代EVA内层,
以提高输液软管内层与PC接头的结合力,确保接口软管与PC接头的密封性,也即,采用EMAA(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改善非PVC(非聚氯乙烯)输液袋接口软管与PC(聚碳酸酯)接头的接合性。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进行详述如无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原料均可以通过市售得到;或根据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得到。除非另有定义或说明,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输液接口软管,所述输液接口软管具有如下多层结构:
-外层;
-中层;以及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内层。
外层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输液管的材料层,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具体地,所述外层为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外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外层厚度可以与现有技术的输液管的材料层的厚度相同或类似,只要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产生限制即可。
具体地,所述外层的厚度在0.05mm-0.2mm之间。
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戈班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圣戈班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4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贴膏剂的电动涂膏机
- 下一篇:一种仿生指套型足部自助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