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飞机座舱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5556.7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6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正;周珏;傅建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云正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A61L9/20;A61L9/00;B60H3/06;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座舱 等离子体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消毒净化技术领域,涉及飞机座舱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乘飞机时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背痛和心烦等症状,究其原因多半是飞机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专家称之为“飞机综合症”。特别是飞行员在起飞或降落时,头昏脑胀、视力模糊、听不到塔台的叫唤很危险。飞机内空气污染来自座舱内的物质受热分解形成,包括发动机废气,航空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及其电器设备热分解产物,如发电机,变压器,蓄电池,各种电器仪表及绝缘线等;机械用液,有防冻液,冷却踱,防爆液灭火剂,有机溶剂。另外还有乘员及旅客人体新陈代谢的废气。飞机内空气污染主要是:军团菌、葡萄球菌及支原体之类细菌及其病毒;各种类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气溶胶存在形式的尘埃粒子和放射性粒子之类的颗粒污染物。特别强调的是近几年来SARS、禽流感及各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大规模传染爆发时有发生。尤其是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已经造成全球上万人死亡。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空气,感染性病原体通常附在空气中粒径≤5μm浮游微粒上,随空气流动而扩散,被感染者因吸入这种空气而致病。
现有技术中,飞机座舱空气调节还是采用混合空气循环的方法:即在风机驱动下,将机内、外空气按预定比例混合,再作适当的温度、湿度调节送回飞机座舱。出风口设在头部天花板,回风口设在下部。对于高技术、高风险、高成本的飞机制造业,用计算机技术人性化控制座舱空气舒适度已是完美,而且也不允许随意改变。这对于座舱内的细菌、病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颗粒污染物是无能为力的,最危险的还是类似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及其“飞机综合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高效杀灭细菌、病毒,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去除颗粒污染物,配合空调安装、安全可靠、工作寿命长的飞机座舱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飞机座舱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包括等离子体反应器1、脉冲电源2、进风口5、出风口6和外壳8,进风口5和出风口6各设有空气过滤器401,等离子体反应器1设置在气流之中,进风口5与飞机座舱空调出风口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电极101是由若干条耐氧化的金属带设在同一平面内按等距离平行排列制成一个组件,共计n组(n为50以内整数);所述的负电极102是表面氧化处理的铝板制成,负电极102的两面敷设纳米级TiO2,共计n+1块;根据反应器功率要求还设有若干条由铝棒或不锈钢条制成的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凸部109,所述的正电极101的两端是分别固定在相对应导电轨上的凸部109顶端,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导电轨绝缘支架105固定在所述的反应器外壳108相对应安装孔中;若干条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用耐氧化导线作电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脉冲电源2内设有EMC滤波器201、整流电路202、滤波电路203、脉冲发生器204、脉冲变压器205依次序作电连接,脉冲变压器205的高压输出端正极接等离子体反应器1的正电极101,高压输出端负极与等离子体反应器1的负电极102连通接地;所述的脉冲发生器204内设有的振荡器、误差放大器、PWM比较器及开关管,脉冲变压器205与脉冲发生器204内的开关管是单端反激式逆变器设置的。
优选地所述的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的凸部109是上下对称两个设为一组,每根阻止微放电导电轨103的凸部109设n组,凸部109顶端设置向外侧弯头;所述的正电极101两端设有不锈钢连接框110,不锈钢连接框110中间冲成方孔,所述的凸部109顶端弯头套入不锈钢连接框110方孔内。
优选地所述的负电极102靠反应器外壳108边的上、下两端各设一个凸出的负电极固定梢111,反应器外壳108对应处开凹槽对接紧固。
优选地所述的脉冲变压器205设有一个多槽绝缘线圈骨架212,次级线圈215是分三段至五段绕制在多槽绝缘线圈骨架212相对应的凹槽内串联而成;次级线圈215相邻两段之间各串联一只高压快恢复二极管217,负极接高电位线圈起始端,正极接低电位线圈尾端;所述的初级线圈214和次级线圈215的内孔中设有磁芯216作电磁耦合,磁芯216的磁回路中设有磁气隙218;所述的磁芯216最佳设计用铁基超微晶铁心,也可以设置铁氧体磁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云正,未经周云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55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