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7170.X | 申请日: | 200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丽芬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口罩。
背景技术
一般的口罩,不论是织布、不织布或是尼龙等材质,主要的功能,是为了达到防尘、防水的基本功用。
而较特殊的口罩,为了符合其特殊功能,则是添加活性碳或是各式阻尘的材料,来达到更佳的防尘效果。
然而,前述各式的口罩,在保暖的效果上相当的有限,尤其是,口罩必需有一定的通气效果,如果采以防水材质而企图获得阻隔空气的效果,则在配戴上会特别显得闷热不通风,因此不适用于大部分的使用者。
由于台湾地区属亚热带国家,又湿又热的天气,造成许多民众鼻子过敏现象,而鼻子过敏者,不但对冷空气的调节功能不佳,对热空气亦是如此,所以,许多人在起床时,或是身处户外时,必须借以口罩的防护,来阻隔冷、热空气的侵袭。
但是,一般的口罩的保暖效果有限,当进入严寒的冬季或是高温炎热的夏季时,保暖/阻热的效果不佳,因此鼻子过敏者还是容易造成喷嚏连连或是鼻水、鼻涕流不止的现象。另外,机车骑士在大热天、大冷天时,高温及刺鼻的寒风,都是令人不舒服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可保暖或保冷的保温口罩。
因此,相较于现有口罩保温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借以保温层的设置,提供给使用者作保暖或保冷的作用,以克服严寒冬季或炙热夏季对鼻子过敏者所造成喷嚏连连或是鼻水、鼻涕流不止的状况。一般的使用者也能借由本口罩的使用,而得以克服天气变化对口鼻造成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包含一外罩层、一夹层与一保温层。该外罩层具有两分设于两侧边的耳挂带。该夹层具有一开放口,该夹层设置在该外罩层上,以形成一内袋。该保温层自该夹层的开放口投入,以安置于前述内袋中。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其中,该保温层具有一袋及一包覆在该袋中的保温材。而该保温材为高分子聚合物,更可为一种高吸水树脂。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其中更包含一立体罩层。该外罩层更具有一贯穿内外两罩面的穿孔,该立体罩层为一内凹的罩体,该立体罩层对应安置于该外罩层的穿孔上,而与夹层之间形成该内袋,以供装卸该保温层。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其中,该夹层由两个夹层片所组成。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其中更包含一黏结层。该黏结层贴设在该保温层的外侧面,当保温层置于内袋时,再借由黏结层黏固在该外罩层或该立体罩层上。该黏结层可为一双面胶。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口罩,其中,该外罩层更具有两个分设于内罩面两侧边的穿结孔,各该耳挂带分别穿置入该穿结孔,予以绑结后以供配戴于人体耳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口罩可设置成一般平面造型或是立体造型。借由保温层夹设在内袋中,对使用者作保暖或保冷作用,在不同的天气配戴此口罩时,可配合天气,获得舒适配戴的作用。而且,对于鼻子过敏的使用者而言,更可克服严寒季或炙热夏季容易造成喷嚏连连或是鼻水、鼻涕流不止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该第一实施例的口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沿图1中截断线3-3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口罩的第二实施例的外侧立体图;
图5为该第二实施例的口罩的内侧立体图;
图6为该第二实施例的口罩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该第二实施例的口罩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在保温层上装设黏结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相类似于图7的剖视图,是显示该保温层借由黏结层黏固于立体罩层上的使用示意图;
图10为相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是显示该保温层借由黏结层黏固于立体罩层上的使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口罩挂设在人体脸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罩层;11-穿结孔;12-耳挂带;13-穿孔;20-夹层;21-夹层片;22-开放口;30-保温层;31-袋;32-保温材;40-内袋;50-立体罩层;60-黏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口罩借由可拆卸式的保温层装设在内袋中,依其使用者的需求,当预先对保温层作加热或冷却处理,即可在配戴口罩时,让口鼻获得保暖、保冷的使用效果。而且,此对有鼻子过敏的使用者而言,可预防在寒冷的冬天或酷热的夏天引发喷嚏连连或鼻水、鼻涕流不止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丽芬,未经陈丽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制的移动终端响应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护手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