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7233.1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郎宗兴;刘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棒材穿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棒材生产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使用的穿水冷却器,属于轧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线穿水冷却是热轧棒材控制和调整产品性能的有效手段。通常直管式穿水冷却装置正冲段每段冷却器均为一个供水点,由于进水环缝面积远小于冷却管截面,管中水压快速衰减,冷却效果随之降低。在穿水线长度及供水系统能力受限的生产线上,应用该冷却器不利于控制和调整产品性能,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显著提高冷却效率、减小冷却线长度及供水系统设备投资、节能降耗的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正冲段每段冷却器由前、后两个冷却器进水室组成,每个冷却器进水室两端有进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两个冷却进水室之间由连通管道相连接。
上述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所述前一个冷却器进水室两端的进口导管和出口导管之间形成的环缝为8°以下的较小喷射角度,后一个冷却器进水室的进口导管与出口导管之间形成的环缝为20°以上的较大喷射角度。
上述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反水器前部冷却器出口安装带反向喇叭口和泄水孔的泄水管。
这种热轧棒材穿水冷却器在供水压力1.6MPa时,冷却器两个供水点间水压可达0.8MPa以上,管内水流呈高压紊流状态,显著提高了冷却效果。用该冷却器10m水冷段可冷却φ40mm棒材,用4m水冷段可冷却φ12mm棒材,使轧件回复温度达到650℃以下。可显著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较普通直管式冷却器节约水量20%以上,节省了冷却线长度及设备投资,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水器前部冷却器出口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前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1、前冷却器进水室2、锁紧螺母3、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出口管头5、进口管头6、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后冷却器进水室8、后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9、泄水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本实用新型由前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1、前冷却器进水室2、锁紧螺母3、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出口管头5、进口管头6、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后冷却器进水室8、后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9组成。
前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1和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连接在前冷却器进水室2两端,并由锁紧螺母3锁紧。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和后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9连接在后冷却器进水室8两端,并由锁紧螺母3锁紧。
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和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之间由出口管头5和进口管头6连接,出口管头5和进口管头6通过螺纹进退形成锥度连接。
前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1和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之间形成的环缝采用8°以下的小喷射角度。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和后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9之间形成的环缝采用20°以上的大喷射角度。
本冷却器安装调整方法:首先将前冷却器进水室出口导管4与出口管头5旋紧,将后冷却器进水室进口导管7与进口管头6旋紧,然后将前后两部分分别安装、找正、固定,之后分别旋转出口管头5和进口管头6使之形成锥度连接。
反水器前部冷却器出口安装带反向喇叭口和泄水孔的泄水管10,反冲水汇集到反向喇叭口内,将正冲水沿喇叭口和泄水孔完全泄掉。
根据冷却轧件尺寸配置冷却器管径及数量、设定各冷却器前后供水点环缝,轧件通过两点供水冷却器,最后一组出口为带反向喇叭口和泄水孔的泄水管10、反水器、干燥器,完成高效穿水冷却过程。
在供水压力1.6MPa时,冷却器两个供水点间水压可达0.8MPa以上,管内水流呈高压紊流状态,显著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通过冷却器两种喷射角度的合理匹配,可保证轧件足够的推动力,避免卡钢故障。在生产能力80万吨/年的棒材生产线上,用该冷却器10m水冷段可冷却φ40mm棒材,用4m水冷段可冷却φ12mm棒材,使轧件回复温度达到650℃以下。在保证轧制顺行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较普通直管式冷却器可节约水量20%以上,节省了冷却线长度及供水系统设备投资,节能降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钢卷上料后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基片清洗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