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追尾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7236.5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雁;孙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雁;孙敏杰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追尾 保护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机动车附件,具体地是一种安装于汽车尾部的追尾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高速发展,汽车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因汽车追尾造成的重特大事故占30%,其后果十分严重。汽车追尾事故造成的车毁人亡,多是因为小车底盘较低,大车底盘高,小车钻入大车底下,大车车厢将小车驾驶室压陷甚至压平,使得小车气囊等保护设施无法产生作用。而目前关于汽车追尾保护的文献资料虽有,但是,尚未实施应用于实践中。由此可见,其实施效果不好。例如,有的采用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将磁铁装于汽车的前部和尾部。追尾时,前车尾部的磁铁极性和后车前部磁铁极性相同,二者相斥。这种设计尽管在原理上行得通,但是,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因为,汽车追尾的强大动力仅仅靠磁铁的相斥是做不到的,作用不明显,事故造成的伤亡也就在所难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追尾保护器,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对追尾汽车产生缓冲和保护,降低损伤度,使用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弹性伸缩支撑杆、弹性伸缩连接杆以及护栏网,弹性伸缩连接杆的下端联接在弹性伸缩支撑杆的中部,二者上端均设有联接头;护栏网的下端联接在弹性伸缩支撑杆的下端部,在弹性伸缩支撑杆的下端由限位轴联接有导向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弹性伸缩支撑杆和弹性伸缩连接杆的上端联接头均固定在机动车厢底部里侧,使弹性伸缩支撑杆呈向外倾斜状。当发生追尾时,后面车的车轮首先接触导向器,倾斜向上的导向器调整车头斜向上,同时,车头撞击护栏网。护栏网和弹性伸缩支撑杆、弹性伸缩连接杆均起到吸收冲击力的缓冲作用。另外,更为主要的是,后面的追尾车不会再钻入车厢下面,避免了由此造成的车毁人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车厢底使用状态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伸缩支撑杆结构简图。
图中标记:1-弹性伸缩支撑杆、2-弹性伸缩连接杆、3-护栏网、4-联接头、5-限位轴、6-导向器、7-调节杠杆、8-活动支点、9-支架、10-连接点、11-车厢、12-承重弓板、13-管壳外套、14-弹簧、15-柱塞。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弹性伸缩支撑杆1、弹性伸缩连接杆2以及护栏网3,弹性伸缩连接杆2的下端联接在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中部,二者上端均设有联接头4;护栏网3的下端联接在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下端部,在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下端由限位轴5联接有导向器6。
为避免汽车因载重过多造成的导向器拖地现象,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中部底面联接有调节杠杆7,调节杠杆7上通过活动支点8联接有支架9,另一端设有连接点10。支架9固定在车厢11底部,调节杠杆7的连接点10联接在车厢11底部的承重弓板12上。这样,当载重多时,承重弓板12下压,使调节杠杆7发挥作用,其将弹性伸缩支撑杆1向上托起,导向器6抬高脱离地面。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结构为:在管壳外套13的内腔中装设有弹簧14,弹簧14的外端装设有柱塞15。弹性伸缩连接杆2的结构与弹性伸缩支撑杆1的结构相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雁;孙敏杰,未经刘洪雁;孙敏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2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