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7753.2 | 申请日: | 2009-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蓝志宝;韦家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8 | 分类号: | F01L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量 汽油机 排气 凸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轴型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
背景技术
凸轮型线设计的好坏对发动机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凸轮型线是通过设计合理的凸轮运动曲线,控制气门的开闭,配合曲轴-活塞运动进、排气,充分利用进气惯性,提高充气效率,从而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不良的凸轮型线设计会导致发动机充气效率低,功率、扭矩低,凸轮-挺柱间润滑不良,零件异常磨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配气机构出现飞脱和气门落座反跳现象。
现有的小型汽油发动机上使用的凸轮型线设计没有进行合理的优化,发动机升功率低、油耗高、压缩比小、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得凸轮轴为高升功率、高压缩比、低油耗,使得凸轮轴飞脱速度远远高于发动机最高转速,消除飞脱现象,避免凸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磨损,可以大大改善整机性能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包括基圆和凸轮桃,所述基圆圆心与所述凸轮桃径向中心重合,所述凸轮桃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开始角度段、开启缓冲段、完全消除气门间隙、气门开启段、气门最大升程、气门关闭段、关闭缓冲段和结束角度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圆半径为15~17mm,气门最大升程为7~8mm,缓冲段升程为0.2~0.4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还可以是:
所述基圆半径为16mm,所述缓冲段升程0.32mm,所述凸轮桃径向中心至缓冲段之间所夹的开始角度夹角为6°,开启缓冲段至完全消除气门间隙所夹开启缓冲角度为27°,完全消除气门间隙至所述气门最大升程所夹气门开启角度为57°,所述气门最大升程至所述气门关闭段所夹气门关闭角度为57°,所述气门关闭段至所述缓冲段结束所夹的关闭缓冲角度为22°,所述缓冲段结束至凸轮桃径向中心所夹结束角度为11°,所述凸轮中心至所述凸轮桃顶端距离为23.45mm,气门最大升程为7.45m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其所述基圆半径为15~17mm,气门最大升程为7~8mm,缓冲段升程为0.2~0.4mm。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可以配合曲轴-活塞运动进气,充分利用进气惯性,提高充气效率,提升发动机的性能。采用本新型凸轮轴设计的排气凸轮轴的飞脱速度达到了7479rpm均大于该型发动机的最高转速6000rpm,消除了飞脱现象。而且凸轮-挺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异常磨损现象。发动机实现了高升功率、高压缩比、低油耗等效果,大大改善了整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实施例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基圆 2…凸轮桃 16…凸轮桃径向中心
17…开始角度段 18…缓冲段开始 19…开启缓冲段
20…完全消除气门间隙 21…气门开启段 22…气门最大升程
23…气门关闭段 24…气门完全关闭 25…关闭缓冲段
26…缓冲段结束 27…结束角度段
28…凸轮中心至凸轮桃顶端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请参考图1,包括基圆1和凸轮桃2,所述基圆1圆心与所述凸轮桃径向中心16重合,所述凸轮桃2由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开始角度段17、开启缓冲段19、完全消除气门间隙20、气门开启段21、气门最大升程22、气门关闭段23、关闭缓冲段25和结束角度段27,所述基圆1半径为15~17mm,气门最大升程22为7~8mm,缓冲段升程为0.2~0.4mm。具体的,开启缓冲段19为由缓冲段开始18至完全消除气门间隙20之间凸轮桃2轮廓,气门关闭段23为由气门最大升程22至气门完全关闭24之间凸轮桃2轮廓。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小排量汽油机排气凸轮轴型线可以配合曲轴-活塞运动进气,充分利用进气惯性,提高充气效率,提升发动机的性能。采用本新型凸轮轴设计的排气凸轮轴的飞脱速度达到了7479rpm均大于该型发动机的最高转速6000rpm,消除了飞脱现象。而且凸轮-挺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没有异常磨损现象。发动机实现了高升功率、高压缩比、低油耗等效果,大大改善了整机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