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状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008.X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麦尔;孙建宏;陈介平;大卫保罗波若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热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薄形的平板状热管。
背景技术
各种工业设备、量测仪器设备、电脑设备中都具有集成电路元件,随着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元件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伴随着其产生的热量亦更增多,而集成电路元件在最高工作温度以下操作,才能确保正常的运行,必需以散热装置将热量逸散至外界,传统的散热装置为金属板搭配散热鳍片,但对于效能及热量都增加的集成电路元件,传统的散热装置已不敷所求,因此发展出采用热管的散热装置,公知的热管呈圆柱状,为金属管体内密封装入毛细组织及工作流体并抽至真空状态后所制成,以工作流体的相变化来吸收及散发热量。
然而,在力求轻量化、微小化设备的现代,许多设备的尺寸愈来愈小,使得公知的圆柱状热管难以容纳在微小薄形的空间中,另外,热管用以热连接发热源及散热用的元件,但发热源及散热用的元件距离一段空间且之间尚有其他元件,此些元件阻挡了发热源至散热用的元件的路径,这些原因都让散热系统的设计因空间的制肘而大受限制。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改善并增进效能,终能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薄形的平板状热管,其可容纳于薄型空间中而较不占用立体空间,且可回避所安装空间中的其他元件而使空间利用率更加完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状热管,包括:
一金属管体;
二扁平状扩张结构,分别成型于该金属管体的首、末两段;
以缩管方式制成的一中间结构,成型于该金属管体的中段且分别连接该二扁平状扩张结构;
一毛细组织,布设于该金属管体的内部;
一工作流体,填注于该金属管体的内部并附着于该毛细组织中;以及
一支撑元件,穿设于该金属管体的内部,该支撑元件推抵该毛细组织朝向并贴接该金属管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二扩张结构分别可紧密贴附发热源并供外加散热元件紧密贴合,而达到导热及散热效果良好的功效,又二扩张结构可容纳在薄型的空间中,不占用立体空间,另外,中间结构可回避安装的空间中的其他元件,使整体的空间利用率更加完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始素材图。
图2为图1的施以缩管方式后的成型图。
图3为图2的弯折并压扁成型图。
图4为图3的填充入毛细组织图。
图5为图4的穿设支撑元件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封合开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散发热量的示意图。
图8为图7吸收发热源热量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金属管体10,扩张结构11、12,渐缩部111、121,中间结构13,弯折部131,毛细组织20,工作流体30,支撑元件40,发热元件50,热鳍片组60。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状热管,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原始素材图、图1的施以缩管方式后的成型图、图2的弯折并压扁成型图、图3的填充入毛细组织图、图4的穿设支撑元件的剖视图、及图5的封合开口图,该平板状热管包括一金属管体10、二扩张结构11、12、一中间结构13、一毛细组织20、一工作流体30、及一支撑元件40。
请参照图1所示,以圆管形状的一金属管体10做为热管的原始素材,该金属管体10为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例如铜,但不以此种材料为限,以铜制作该金属管体10是因为铜是一种坚韧、柔软、富有延展性而有光泽的金属,一克的铜可以拉成三千米长的细丝,或压成十多平方米几乎透明的铜箔,铜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很高,仅次于银,但铜比银要便宜得多,作为原始素材的该金属管体10的内部为中空且其两端呈开放状态,该金属管体10的管壁需稍薄以利后续制程的进行,但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二扩张结构11、12呈扁平状且分别成型于该金属管体10的首、末两段,该中间结构13成型于该金属管体10的中段且分别连接该二扩张结构1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士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0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大型机力通风冷却塔的隔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