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323.2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适用于连接电路板和其他器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越来越小型化,电路板设计的密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设备小型化的需要,电路板之间就需要体积小、低成本的电连接器。现有的电连接器中,由于受到安规条件的限制,为了保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接触件之间必须保持较大的距离,导致连接器体积过大,限制了电连接器的适用范围,这样就需要提供一种在满足相同安规要求下,尺寸更小的电连接器,或者相同尺寸下可以满足更高的安规要求的解决方案,且便于加工、散热性能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电连接器的构造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可以满足更高安规要求且便于加工、散热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绝缘壳体和接触件,接触件在绝缘壳体上并与一电路板连接,而且与一配套连接件相接触,其中绝缘壳体上设有绝缘凸台,该绝缘凸台贯穿绝缘壳体,且其截面呈梯形。绝缘壳体上还设有通孔,该通孔贯穿绝缘壳体。另外绝缘壳体上的筋体结构,能够防止加工过程中绝缘壳体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上增加绝缘凸台的设计,简便有效的满足了安规的要求,且能够使电连接器的尺寸更小;绝缘壳体上的通孔设计,可以更好的散热;绝缘壳体上的筋体结构,能够克服加工过程中绝缘壳体容易变形的缺陷,便于加工。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安装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图;
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图;
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前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后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A A视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安装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安装图;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图。从图中可看出,PCB板1和PCB板2通过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实现电连接,电连接器包括接触件和绝缘壳体两部分。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前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后视图;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A-A视图。从图中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绝缘壳体上设有绝缘凸台,该绝缘凸台具有梯形截面并且贯穿整个绝缘壳体。绝缘凸台的存在大大增加了接触件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该电器连接器的安规等级,使得该电连接器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同时绝缘壳体上还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整个绝缘壳体,起到了较好的通风作用,降低了使用过程中接触件的温度。我们还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增加了筋体的设计,由于绝缘胶体壁的薄厚不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筋体的设计克服了加工过程中容易变形的问题。
以上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以上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成型机液压缸差动阀
- 下一篇:可移动式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