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腔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597.1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万;李潮;王平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修复动脉血管的动脉腔内支架,属于可植入人体的医用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动脉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对于血管瘤、动脉夹层等病变,常采用动脉腔内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即将动脉腔内支架送入动脉病变部位,在动脉腔内重建动脉壁,恢复正常血流。随着对动脉腔内支架的应用扩展,开始在主动脉手术中采用分支型支架进行主动脉弓病变的修复。目前应用的分支型动脉腔内支架的三个分支基本为等高结构,而在实际手术应用中,由于对应动脉的供血部位各不相同,手术操作时不同分支的植入方式有所差别,因而等高分支支架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甚至可能造成手术的困难。为提高分支型支架的适用性,需要将三分支支架设计为不等高结构,以便更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动脉腔内支架,以满足三分支支架在置入过程中对不同分支的长度要求,降低治疗的风险,提高分支型支架的可应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动脉腔内支架,主要由单一主干支架和三个分支支架构成,支架的表面覆有膜或织物,三个分支支架沿主干支架轴向排列,长度各不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分支支架沿主干支架轴向的位置偏差在0°~3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中间分支支架的长度小于两侧边位分支支架的长度,差值在1mm~20mm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一侧边位分支支架的长度大于另一侧边位分支支架的长度,差值在1mm~20mm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三分支支架的中间分支最短,在植入所对应的左颈总动脉时,可减少对该动脉进行游离的范围,便于阻断。三分支支架的边位分支支架稍长,有利于支架的固定,根据所对应的左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未分叉前的长度,选择不同边位支架的长度。通过对不同分支支架长度的控制,既保证支架固定的安全性,又限制手术范围,降低治疗风险,从而使三分支支架应用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动脉腔内支架的优点是:
1.适当减少三分支支架中间分支植入左颈总动脉的长度,可以相应减少对左颈总动脉的解剖游离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同时便于支架置入;
2.保持三分支支架边位支架的足够长度,提高整体支架的稳固性能,加强支架应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脉腔内支架结构图:1-长度居中的边位分支支架,2-中间分支,长度最短,3-长度最长的边位分支支架,4-主干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动脉腔内支架,由单一主干支架4和三个分支支架构成,支架的表面覆有膜或织物,三个分支支架沿主干支架轴向排列,分支支架沿主干支架轴向的位置偏差为10°,中间分支支架2的长度小于边位分支支架1的长度为5mm,边位分支支架3大于边位分支支架1的长度为5mm。分支支架2的长度便于支架置入左颈总动脉,分支支架3的长度有利于支架固定于左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1的长度适合于支架置入和固定于无名动脉,从而提高整体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举例,保护范围依权利要求所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牵引装置
- 下一篇:激光治疗机废气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