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架的组成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8700.2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47/00 | 分类号: | A47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组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结构,尤指一种稳定性更好的架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组合架结构,主要是采用预定数目的纵向杆柱与横向杆架接组构成组合架的骨架后,再行组设隔板以区隔其组合架的框槽区间,进而构组成完整的置物空间以收纳各种物品,必要时也可以加设门板,以避免内置物品外露。
而在此类组合架的纵向杆柱与横向杆架的连结上,通常是采用另制的多向连接头供纵向杆柱与横向杆柱分别插接而达成连结的功能,在此情形下,因组合架在不同部位所使用的连结头,其结构型态互有差异,是以必须备置多种不同型态的连接头才能完成其组合架的搭组,不但造成组装上的麻烦与不便,且难以因应使用需求作任意延伸扩充,无形间限制了其实用价值,实有必要设法加以解决改善。
再者,此类组合架在其隔板的组设上,必须使用另制的配件,才能将其组设于纵向杆柱及横向杆架所构成的框槽区间内,不但增加了零配件的成本,且在其组装及拆卸上并非十分简易,尤其是其并无法采用玻璃隔板,无形中将限制其适用对象,有必要再设法改善。
另一方面,因其隔板仅藉杆柱形成四侧撑托,若其框槽区间过大,其支撑力可能明显不足,导致在摆置物品时,若物品重量过重,很容易有隔板翻倾的问题发生,同样有必要一并加以解决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稳定性更好的组合架的组合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架的组成结构,它包括:数个直立框架、数个横向杆架、数个双向螺杆、以及数个固定螺杆,该直立框架为纵向杆柱与数个水平杆柱所组设而成,并在其纵向杆柱预制有横向栓孔供双向螺杆或固定螺杆穿插通过以锁接横杆架端部内置的螺锁块,另
该横杆架与直立框架接组部位,设有另制的并接件,该等并接件包含有一契合并接部及一缩径套塞部,该缩径套塞部的尺径与横杆架内径相符,套组接合于横杆架内端,而在其契合并接部的端面有一契合直立框架纵向杆柱管径的弧凹部,其一侧又接设有一契合水平杆柱的弧缺部。
该并接件于其契合并接部的侧边,设有定位线,而在前述横杆架端部设有供扣扳工具操作旋转的扣槽。
该并接件于其弧凹部设有补强肋。
该双向螺杆设有一隔离部。
该组合架是嵌组金属隔板以区隔规划出置物空间,该金属隔板的周缘延制成形有呈弧凹状的嵌合片,并于该金属隔板的端角部位预留一缺槽。
该组合架是嵌组玻璃隔板以区隔规划出置物空间,该玻璃隔板的四端角部位乃套嵌有另制的转角嵌件,该等转角嵌件设有符合玻璃隔板厚度的嵌槽,该等转角嵌件外缘则延设有呈弧凹状的嵌合部。
在横杆架上设有插孔,于前、后两侧的横杆架间插接有另制的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视使用需求而无限延伸扩充的实用性,安装便捷快速,结构稳定性高。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并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接组部位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侧边接组部位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接组操作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接组操作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接组部位的局部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横杆架与直立框架侧边接组部位的局部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隔板与组合架嵌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金属隔板与组合架嵌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隔板与组合架嵌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玻璃隔板与组合架嵌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插组动作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杆插组后的结构关系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型态参考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型态参考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型态参考图。
【图式简单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7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传感器的万维风速风向仪
- 下一篇:一种低流动阻力的发动机进气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