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置双排气口消声器的回转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18800.5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2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慧;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6 | 分类号: | 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气口 消声器 回转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双排气口消声器的回转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空调系统中压缩冷媒使其参与循环的核心设备,回转式压缩机是一种常用的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一般包括旋转压缩机和摇摆压缩机,回转式压缩机在密封壳体内设置有电机和缸体组件,缸体组件包括上、下法兰和气缸,上法兰、下法兰围合在气缸的两端并形成一密封气缸腔,气缸腔内设置有压缩机构,上法兰上设置有连通至气缸腔的排气孔,排气孔的外端设置有弹性阀片和挡片,气体在气缸腔内在压缩机构的作用下压缩到一定压力后,在气缸腔内外气压作用下,冲开弹性阀片而排出气缸腔。
为了消除在压缩过程中的产生的噪音,如图1、2所示,一般在上法兰1上方罩设一消声器2,消声器2上开设排气口23;在一些大排量的压缩机里,一般采用双排气口23的消声器2,一对排气口23相对排气孔11位置对称设置,开设双排气口较单排气口有如下优点:可以避免单排气口流通面积不足造成排气阻力过大;即使较大口径的单排气口,会使消声器2的扩张比减小,降低消声器2的消音效果,排气口尺寸过大也会降低消声器2的结构强度。目前上法兰1的排气孔11上的弹性阀片12和挡片13一般都使用铆钉15将一端铆接在上法兰1上,排气孔11、弹性阀片12和挡片13构成了排气装置,目前双排气口的口径都是一样大,因此在排气时,压力气体冲开弹性阀片12时,阀片朝一边张开,压缩气体大多数向张口端14一侧流出,如图1所示为排气状况下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因此大部分气体都涌向正对张口端14的排气口23,而背对张口端14的气体较少(见图2,此示意图中,用实线疏密表示气体量,箭头代表气体流向),这样会导致两排气口23排气不均,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回转压缩机消声器2的排气状况的示意图,正对张口端14的排气口23的排气压力大,排气阻力增大,还会引发集中排气啸声,而另一个排气口23排气量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回转式压缩机在上法兰双排气口排气不均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设置双排气口消声器的回转压缩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双排气口消声器的回转压缩机,所述回转式压缩机上法兰上设置有连通至气缸腔的排气孔,排气孔的外端设置有弹性阀片和挡片,上法兰上方罩设有消声器,消声器上相对排气孔位置对称设置一对排气口;所述成对排气口为一大排气口和一小排气口,正对弹性阀片张口端的排气口的尺寸小于背对弹性阀片张口端排气口的尺寸。
其中所述消声器上设置有向外周凸出的消声腔。
其中所述大排气口与小排气口的口径面积比为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回转压缩机的消声器上相对排气孔位置对称设置一对排气口;所述成对排气口为一大排气口和一小排气口,正对弹性阀片张口端的排气口的尺寸小于背对弹性阀片张口端排气口的尺寸;气体在气缸腔内在压缩机构的作用下压缩到一定压力后,在气缸腔内外气压作用下,冲开弹性阀片,阀片朝一边张开,压缩气体大多数向张口端一侧流出,由于正对张口端的排气口的尺寸较小,不能完全排出流经小排气口的压力气体,气体会流向背对弹性阀片张口端的大口径的排气口,达到两个排气口大体均衡排气,排气阻力减小,减少集中排气啸声;另外从小口径排气口流向大口径排气口的过程中,压缩气体在消声器内经过了更长的排气路径,更能消除一部分在压缩腔内产生的噪声,达到更好的消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回转压缩机排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回转压缩机消声器的排气状况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回转压缩机消声器的排气状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8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渣浆泵
- 下一篇:带环形导油槽的齿轮式机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