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炭环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9841.6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清;杨玉林;蒋鼎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喜清;杨玉林;蒋鼎洲 |
主分类号: | F16J15/24 | 分类号: | F16J15/24;F16J15/26;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13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环气膜密封装置,用于电力、冶金、机械、化工、炼油等机械传动中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机械的漏油、漏水、漏气是机械传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所采用的结构为接触式密封,如固定铜齿片密封、炭环密封等,也有的采用非接触式密封,如螺纹密封、浮动环密封。这些密封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使用的有效周期短,一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以后就会产生磨损,使原来的结构变得松动,密封效果下降甚至失去密封效果,在高压的环境下这样的问题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使用期、在一定压力下可以防止内部漏气、漏油或者外部抽气、进气等复杂工况下使用的高效炭环密封装置,解决产用的同类产品使用的有效周期短的问题,可以实现持久的高效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炭环气膜密封装置,整体为圆环形,包括外环本体,在本体的内部设有若干道环形的密封槽,在密封槽内安装炭环,在密封槽的底部和炭环之间安置有自动调整压簧,自动调整压簧对炭环作用一个预紧力,将炭环顶紧压在内部的密封连接件上;同时,在外环上设有进气孔,进气孔的内部设有环形的铜齿片,铜齿片也与密封连接件(转子)紧密接触,通过进气孔可注入高压气体,通过铜齿片及炭环一起在转子表面形成多道气膜,从而达到防止内部漏气、漏油或外部抽气、进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环本体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外环本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外环本体;2、密封槽;3、炭环;4、压簧;5、进气孔;6、铜齿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炭环气膜密封装置,整体为圆环形,包括外环本体1,在本体的内部设有若干道环形的密封槽2,在密封槽2内安装炭环3,在密封槽2的底部和炭环3之间安置有自动调整压簧4,自动调整压簧4对炭环3作用一个预紧力,将炭环3顶紧压在内部的密封连接件(转子)上;同时,在外环本体1上设有进气孔5,进气孔5的内部设有环形的铜齿片6,铜齿片6也与密封连接件(转子)紧密接触,通过进气孔5可注入高压气体,通过铜齿片6及炭环3一起在转子表面形成多道气膜,从而达到防止内部漏气、漏油或外部抽气、进气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完全密封结构中的铜齿片6密封及炭环3密封,同时,内部使用高压气体在铜齿片6及炭环3表面形成气膜,并平衡密封装置两侧压力,阻挡内部气体或液体泄漏,平衡外部零件产生的真空吸力或外部高压。
炭环3采用平面搭接可以有效防止侧漏,同时还可以在炭环3的接触表面产生磨损时进行有效的补偿,增加了使用周期,背部压簧4可以更好的保证炭环3与转子表面的接触,多道炭环密封之间还可以形成阶梯递减的效果,有效的利用高压气体并消除外部零件产生的吸力或压力,从而达到高效密封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喜清;杨玉林;蒋鼎洲,未经王喜清;杨玉林;蒋鼎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9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