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锁定功能的套筒滑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0145.7 | 申请日: | 2009-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厚飞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 功能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揭示一种具锁定功能的套筒滑杆,尤指能够达到单手操作锁定套筒或释放套筒的套筒滑杆结构。
背景技术
参照美国专利第6,003,414号的《Quick-release socket adapter》专利案,其图15揭露一种可当做扳手的套筒接头,其于筒体(casing)一端横向穿设一个圆形长杆体,该圆形长杆体供使用者扳转以操作筒体转动,筒体相反于圆形长杆体的一端则径向插设一个控制杆(control rod),该控制杆的两个末端都是凸出于筒体的外表面,如此使用者可以选择性的按压控制杆两端中之一,以达到操作钢珠(stell ball)锁定套筒或释放套筒的效果。
虽然上述结构可以达到锁定套筒或释放套筒的效果,但是由于控制杆的末端必须要让使用者按压操作,故控制杆的末端设计成凸出于筒体的外表面,这样的设计会导致使用者手指头按压操作控制杆时的不便。因为使用者的手指头经常会接触到油垢,这时若以手指头按压控制杆,手指头会从控制杆末端滑脱而沿着控制杆外表面滑移至筒体的外表面,形成按压动作失败的问题。
此缺点的原因在于控制杆本身是凸出于筒体的外表面,而且控制杆会因为弹性体的施力而保持有向外顶推的力,使用者的手指头必须要克服控制杆向外顶推的力,但是沾有油垢的手指头与控制杆的末端之间摩擦阻力已经减小甚至消失,这样在按压的过程中就会发生手指头滑脱控制杆末端的缺点。
有时候还会造成使用者必须改成以手掌心来按压控制杆才能达到锁定或释放套筒的效果,但这样的做法则造成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因为以单手握住整个套筒接头时,无法用同一手的手指头直接按压控制杆。使用上必须先以一手握住整个套筒接头,再以另一手的手掌心按压控制杆才能达到锁定或释放套筒的效果,但是问题发生在使用者并没有多余的第三只手来拿套筒。很明显的,根本无法达到以单手操作控制杆的目的,而且手掌心被控制杆顶推时还会让使用者感到不适,因此传统的设计因不够贴心而逐渐的被使用者排斥。
再者,当使用者通过圆形长杆体来旋转筒体时,控制杆凸出于筒体外表面的两端会经常性的碰撞外界的异物。这样所产生的第一个问题是,造成使用者扳转过程中的阻碍,使用者每次转动角度不到一百八十度就要拿起筒体,使控制杆的末端避开异物之后再继续扳动工作物。第二个问题时,控制杆碰撞异物时很有可能导致控制杆的不当移动,也就是所谓的误触情况,这样就会产生套筒脱离筒体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锁定功能的套筒滑杆,当使用者欲将工作物自驱动部卸下时,使用者可将手指头伸入本体的容置槽内,并按压控制件的控制端,使控制件朝向控制槽内移动,此时使用者只要单手操作即可达成按压动作并释放工作物,工作物即可自驱动部卸下,而此时使用者的另一手就可以拿取工作物,使用上相当方便,也不会造成按压失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锁定功能的套筒滑杆包括:一个本体,具有一个第一端、一个第二端及一个通过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的第一轴,该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一个外表面,所述的外表面设有一个贯穿本体的穿孔,该本体外表面靠近该第一端处凹设有一个能够容纳使用者的手指头的容置槽,该容置槽具有一个底面,该底面设有一个控制槽,该容置槽通连于该本体的第一端而形成有一个缺口,该本体于第一端凸设有一个沿着该第一轴延伸的驱动部,该驱动部设为能够带动工作物的非圆形状,该驱动部内设有一个与该控制槽相通连的限位槽,该驱动部一侧开设有一个与该限位槽相通连的定位孔;一个杆体,穿设于该本体的穿孔,且该杆体能够与该本体产生相对的线性滑移关系;一个锁定装置,装设于该本体的第一端,该锁定装置包括有一个定位件、一个限位件与一个控制件,该定位件设于该驱动部的定位孔内,该限位件滑动的设于该本体的限位槽内,且该限位件能够推动该定位件使该定位件局部裸露出定位孔,该控制件滑动的设于该本体的控制槽内,且该控制件弹性的抵顶于该限位件,该控制件能够供使用者操作以控制该限位件于该限位槽内的位移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厚飞,未经胡厚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