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驱动式滚床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1809.1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戈北京;张延虎;宋书波;王新峰;张德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13/00 | 分类号: | B65G13/00;B65G13/1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莎莉 |
地址: | 30019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驱动 式滚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摩擦驱动轮,运行阻力小,能耗低的摩擦驱动式滚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滚床是现代化汽车厂滑橇输送系统不可缺少的基本输送单元。目前虽已技术成熟,但广泛使用的是齿形带传动滚床,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1、齿形带传动滚床对相邻两个滚床电机转速精度要求较高,当两个滚床的驱动电机转速差较大导致滚床的输送速度差较大时,会导致橇体在两个滚床之间过渡时产生很大的噪音。严重时,会导致齿形带跳齿或者断裂。
2、齿形带滚床由一串齿形带传动一串辊子,任何一根齿形带和辊子的安装或更换都与其他齿形带和辊子相关联,因此现场拆卸或者更换齿形带和辊子难度较大且费时间。
3、齿形带的老化、断裂会造成停机、停线,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4、齿形带滚床包括齿形带、长辊子以及齿形带防护板,材料消耗较多。
5、齿形带滚床运行阻力较大,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摩擦驱动轮,运行阻力小,能耗低的摩擦驱动式滚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滚床框架、支腿和传动辊,其特征在于:滚床框架由一对直Z形侧板、一对向内折弯的端板、连接杆和两端直Z形侧板的连接板组成,侧板、端板和连接杆分别固定成一体;支腿由A支架、调节螺杆和螺母组成,支腿通过压板用螺栓与滚床框架固定连接;在一侧板的里侧固定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有减速电机、电机底座、摩擦轮、压紧轮和弹簧,电机底座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部分它通过固定架用螺栓与侧板连接,另一部分为浮动部分,通过与电机底座固定在一起的B支架用小轴与固定架转动连接,小轴的两端支撑在固定架中的A轴承处;摩擦轮固定在减速电机的出轴上;压紧轮与摩擦轮相对安装,压紧轮的中心开有孔,其孔内紧配合有B轴承并穿入A芯轴,A芯轴的两端支撑在B轴承上,压紧轮通过C支架固定在侧板上;传动辊组件包括有辊子、辊子支座、B芯轴和C轴承,辊子支座用螺栓与侧板连接,辊子支座的中心开有孔内穿B芯轴,B芯轴的一端固定在辊子支座的孔内,使B芯轴固定不动,B芯轴的另一端紧配合C轴承,辊子的中心开盲孔压套在C轴承的外圈上,作为工件的撬体支撑在多组辊子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侧板、端板和连接杆分别用螺栓或铆钉固定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取消了齿形带,而消除了齿形带啮合时产生的阻力,因此摩擦驱动式滚床具有节省材料,运行阻力小、能耗低的特点。可在常温工作环境中,应用于橇体(工件)一般输送和工艺输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向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图4中:1.侧板,2.端板,3.连接杆,4.支腿,5.A支架,6.调节螺杆,7.螺母,8.压板,9.减速电机,10.电机底座,11.摩擦轮,12.压紧轮,13.弹簧,14.固定架,15.B支架,16.小轴,17.A轴承,18.B轴承,19.A芯轴,20.C支架,21.辊子,22.辊子支座,23.B芯轴24.C轴承,25.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举例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汽车工业工程公司;机械工业第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18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料自动掺配机
- 下一篇:钢瓶调质热处理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