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2302.8 | 申请日: | 200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网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17;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防雷 远程 监测 记录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系统的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特别是一种探测站防雷系统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探测站沿铁路线分布,且为无人值守探测站,当探测站因雷击造成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瘫痪时,铁路车辆维护人员只能通过现场排查故障恢复铁路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这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不工作,将不能及时发现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列车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通过铁路车辆安全监控系统查看到管辖范围内所有探测站防雷系统的工作情况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并且能够对探测站是否发生雷击、雷击时间、雷击能量、探测站的电能质量、电涌保护器的状态做到良好的远程监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所述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包括监测记录装置以及分别与所述监测记录装置电连接的环境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负载电流传感器、雷击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和遥信;所述监测记录装置包括高速处理器、存储器、键盘、显示屏和实时时钟,所述存储器、所述键盘、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实时时钟分别与所述高速处理器电连接。
上述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所述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由监测记录装置、环境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负载电流传感器、雷击电流传感器、漏电流传感器和遥信组成,所述环境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传感器、所述负载电流传感器、所述雷击电流传感器、所述漏电流传感器以及所述遥信分别与所述监测记录装置电连接;所述监测记录装置由高速处理器、存储器、键盘、显示屏和实时时钟组成,所述存储器、所述键盘、所述显示屏、所述实时时钟分别与所述高速处理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通过铁路车辆安全监控系统查看到管辖范围内所有探测站防雷系统的工作情况,并且能够对探测站是否发生雷击、雷击时间、雷击能量、探测站的电能质量、电涌保护器的状态做到良好的远程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防雷箱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监测记录装置;2-高速处理器;3-键盘;4-显示屏;5-RS232&RS485通讯;6-遥信;7-存储器;8-环境温度传感器;9-电压传感器;10-漏电流传感器;11-雷击电流传感器;12-负载电流传感器;13-实时时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的远程监测记录单元由监测记录装置1、环境温度传感器8、电压传感器9、负载电流传感器12、雷击电流传感器11、漏电流传感器10、遥信6七部分组成,环境温度传感器8、电压传感器9、负载电流传感器12、雷击电流传感器11、漏电流传感器10和遥信6分别直接与监测记录装置1进行电连接。监测记录装置1是由高速处理器2、存储器7、键盘3、显示屏4、实时时钟13五部分组成,存储器7、键盘3、显示屏4、实时时钟13分别与高速处理器2进行电连接。电压传感器9监测、采集探测站供电线路火线、零线之间以及零线、地线之间的电压值,并存储到监测记录装置1中;负载电流传感器12串在供电火线上,采集探测站设备负载电流,存储到监测记录装置1中;雷击电流传感器11分别串在电源防雷箱和信号防雷箱的防雷地线上,采集电源防雷箱、信号防雷箱通过的雷电流的次数和雷击能量,并将采集数据存储到监测记录装置1中;漏电流传感器10串在电源防雷箱内限压型电涌保护器的地线上,监测电涌保护器在正常状态下的漏电流,并将漏电流值存储在监测记录装置1中;遥信6检测与电涌保护器的遥信6接口进行电连接,当电涌保护器正常时,遥信6检测到正常信号,当电涌保护器发生老化或损坏时,遥信6检测到故障信号,并记录到监测记录装置1中。监测记录装置1与探测站内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通过RS232或RS485串口进行电连接,当车辆安全监控系统发出“读数据”的命令时,监测记录装置1内存储的数据就会被读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网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网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23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