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金属外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2393.5 | 申请日: | 200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雷格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微波传输技术中使用的精密同轴电缆连接器中的绝缘支撑的组成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绝缘支撑的新型金属外环。
背景技术
在射频、微波传输技术中使用的精密同轴电缆连接器中通常包括中心导体、绝缘支撑和外导体等部件,绝缘支撑由内向外分别为金属内套、中间介质和金属外环三层部件,金属外环属于绝缘支撑的最外层部件,该部件内部与中间介质套接,外部与精密同轴电缆连接器的腔体配合,通常使用的金属外环为管状部件,其横截面的内圈和外圈均为完整圆形,该结构的金属外环与中间介质之间为圆柱曲面完全贴合,紧固性差,常发生金属外环与中间介质之间相对转动的情况,两部件之间的相互转动造成的错位会使得电磁波在外导体内腔中传输时的电性能指标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危险,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金属外环,该金属外环的结构可以更好地与中间介质实现过盈配合,有效地防止其与套接的中间介质之间的相对旋转,同时结构简单,易加工并且成本低,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金属外环,设置于精密同轴电缆连接器的绝缘支撑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环的内侧面沿其管长方向具有突出的平台,金属外环具有该平台的部分的横截面的内圈为圆缺角在15°至60°之间的圆缺形。
所述金属外环具有平台的部分的横截面的内圈形成的圆缺形的圆缺角在30°至40°之间。
所述平台与自身管的中心轴线平行。
所述平台沿横向纵向均贯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金属外环,其内侧面沿其管长方向具有突出的平台,金属外环具有该平台的部分的横截面的内圈为圆缺角在15°至60°之间的圆缺形,该新型金属外环与中间介质套接,可以在中间介质的外侧面沿其管长方向切削出一个和金属外环的平台相吻合的平台,使得金属外环和中间介质能够完全紧密贴合,增强金属外环和中间介质之间的紧固性,最终形成的绝缘支撑为一种防转的绝缘支撑,金属外环具有该平台的部分的横截面的内圈形成的圆缺形的圆缺角在15°至60°之间,当该圆缺角大于60°时,金属外环表面的整体粗糙度过大会影响在腔体内传输的电磁波的电性能指标,当该圆缺角小于15°时会由于表面粗糙度不够而影响金属外环和中间介质之间的紧固性从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相对旋转,圆缺角在15°至60°的范围,能够增强金属外环和中间介质之间的紧固性,电磁波在外导体内腔中传输波的电传输性能好,并且对其电性能指标影响不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外环的横截面的内圈为完整圆形,造成的该部件与中间介质之间的紧固性差,相对旋转使得电磁波在外导体内腔中传输时的电性能指标受到影响的问题,不但能使金属外环与中间介质连接牢靠不会产生旋转,而且具有低驻波、低损耗的特点,还能够满足较高频率下使用时各方面性能的稳定,由于防止了金属外环与中间介质的转动,因此也防止了两者之间的磨损,实现了两部件的过盈配合,延长了两者的使用寿命,该新型金属外环结构简单,易加工,并且成本低,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外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绝缘支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金属内套;2-中间介质;3-金属外环;4-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雷格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雷格讯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2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描仪的书籍资料部抽拉机构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