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助力车传动感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3112.8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5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方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文灿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G01P3/487;G01P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陈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助力车 传动 感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助力车,特别涉及在踩踏传动大齿盘固设一感知装置,使该感知装置得以检知出使用人往前踩踏或往后踩踏,藉此以适当控制电动助力车的传动马达及检知踩踏速度的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使用,已由过往的载货目的改变成为现代单纯交通或运动的使用目的,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适度运动是其使用自行车的重要目的,有鉴于此,通常会提供相关辅助动力以补偿使用者骑乘自行车的踩踏施力,以辅助使用者骑乘于上坡路段时得以较为省力上亦得避免过度施力所可能衍生的身体过于劳累。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助力电动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省发明专利第95118880号一种助力电动车传动装置3,其在助力电动车的五通碗组即五通31的内部安装一检测装置32与一可转动的感测盘33,以供往前踩动曲柄34时启动该检测装置32,并传送信号至控制器使马达启动运转操作。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使用于助力型电动车的曲柄扭力感应器;如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省发明专利第94100061号的运用扭力大小的技术开发的一种使用于助力型电动车的曲柄扭力感应器41,感应器41设于助力型电动车后轮前侧的车架下方即俗称的五通42附近,通过踩踏踏板曲柄43,产生扭力,使机构外框44摆动,并经由正确设计的机械结构,使本感应器的机构外框44与车架45间产生一对应于此力矩的应力,使机构外框44复位,在摆动过程中可通过一弹性件46的变形或压力使感应器产生一电压或电流信号,将该电气信号作为感应的控制信号,且该控制信号可决定驱动电力大小,以达到助力驱动目的。
上述现有技术结构仍有下述问题:
(1)中国台湾省发明专利第95118880号的现有技术结构其检测装置为单一信号处理,容易受外力干扰而产生信号不稳的现象,常造成电动助力车的马达电力忽有忽没有的不正常操作。
(2)中国台湾省发明专利第95118880号的现有技术结构安装于电动助力车的五通碗组的内部,其组装及维护不易。
(3)且中国台湾省发明专利第94100061号的现有技术结构,一般电动助力车驱动元件的扭力检知器所使用构件太多,且操作原理复杂,除了增加制造上的麻烦与成本提高外,相对地电动助力车不稳定的因子增多而风险提高,故障率就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凭借着长期对电动助力车传动的研究及融会贯通的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简单、精准的电动助力车传动感知装置,以提供稳定电力传送给电动助力车的传动马达,且降低其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传动感知装置,该感知装置包含一旋转件,固设于电动助力车踩踏的传动大齿盘且与该传动大齿盘共同连动,又该旋转件还包含数个呈环状均匀分布的磁铁;一感应件,固定于电动助力车的车体五通(Bottom Bracket)侧边处而与旋转件对应,该旋转件将因受人力踩踏而为的机械式旋转,再转换成控制信号予以输出,通过该感应件输出A、B信号,然后经微处理器(MCU)的相位差以产生两种倍频信号专以控制电动助力车马达的启闭。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知装置由使用人的踩踏以两个A、B信号经微处理器(MCU)处理运算一稳定控制信号输出,能降低外力干扰信号的风险,且可精准控制是否提供电力给电动助力车的传动马达。
2、该感知装置装设于电动助力车的车体外部,其构件简单及容易维护,亦不受天候恶劣及污泥的影响,降低故障率,且亦能同时检知使用人的踩踏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助力电动车传动装置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使用于助力型电动车的曲柄扭力感应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行车车体五通及大齿盘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组合后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感知装置在自行车曲柄经前踩或后踩后所产生的A、B信号经微处理器处理后,以倍频信号的控制信号输出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助力电动车传动装置-3; 五通-31、42、14;
检测装置-32; 感测盘-33;
曲柄-34、43、13; 感应器-41;
外框-44; 车架-45;
弹性件-46; 车体-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文灿,未经方文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31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多边形包装盒
- 下一篇:具有特殊结构的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