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热重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3715.8 | 申请日: | 2009-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2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刚;谭丽华;蔚晓敏;邵昕;刘祎冉;申西杰;刘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热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仪器类,涉及一种测试耐火材料及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气氛、压力和温度变化过程中质量变化的高温热重分析仪。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及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加热过程中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的质量变化,表征了材料在温度、气氛或压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物相变化,所以测量耐火材料及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的质量在一定的气氛和或压力下随温度、时间变化的关系是研究该材料高温理化性能的重要研究方法。
于景坤、姜茂发著的《耐火材料性能测定与评价》(2001年11月出版)介绍了热天平实验法所用的热天平,包括电炉、称重天平及记录仪器,其称重天平置于电炉之上。
申请号为“200520030323.1”名称为“大试样耐火材料高温热重分析仪”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热重分析仪,包括真空气氛炉、质量测量系统,该质量测量系统的质量传感器设在真空气氛炉的上方,通过连接装置与耐高温的吊篮相连接,吊篮内放置耐火材料试样。
上述结构具有的不足之处:①真空气氛炉(即高温试验炉)位于质量传感器的下方,其高温烈焰直冲上方的质量传感器,易使质量传感器的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导致传感器零点漂移,会影响仪器的测量准确性;②耐高温吊篮通过耐热丝、耐热丝连接环及耐高温连接杆与质量传感器连接,而耐热丝、耐热丝连接杆均采用耐热金属制成,会被氧化、腐蚀,不很耐用,而且成本较高;③操作和维修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热重分析仪,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难于隔焰、操作维修不便及成本高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的高温热重分析仪,包括高温试验炉、质量测量和显示系统、温度测控和显示系统及炉内气氛、压力控制系统,所述的质量测量系统的质量传感器设置在由密封炉盖、发热元件、隔热炉衬、高温节能炉衬构成的高温试验炉炉体的下部。
所述的质量传感器的上方放置连接杆,连接杆上端和设置在试验炉炉膛内的耐高温托盘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外部设置防护管。
所述的质量传感器设置于炉体下部的恒温密封箱内。
所述的炉体底部设置有平衡升降机构,恒温密封箱设置在升降上。
所述的炉体外部设置有平衡升降机构,高温试验炉炉壳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所述的恒温密封箱与高温试验炉炉壳底部之间设置有密封机构。
所述的连接杆和托盘均为耐高温陶瓷制品。
所述发热元件为以二硅化钼发热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①质量传感器置于高温试验炉下方,更有利于质量传感器环境温度的恒定,避免了试验炉烈焰的直冲造成质量传感器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零点漂移,测量的准确性更高,热重曲线更加平滑;②在质量传感器上方的托盘上放置试样,平稳,操作方便可靠;③升降机构升降方便可靠;④整体结构简单、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局部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局部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温热电偶,2、密封炉盖,3、二硅化钼发热体,4、隔热炉衬,5、高温节能炉衬,6、试样,7、托盘,8、连接杆,9、防护管,10、密封机构,11、恒温密封箱,12、质量传感器,13、炉体,14、平衡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附图1为所述的一种高温热重分析仪的试验炉局部纵剖面图,图中包括:在高温试验炉炉壳内附设耐火陶瓷纤维衬4,紧贴着耐火陶瓷纤维衬4内安装耐高温节能炉衬5,耐高温节能炉衬5内形成了试验炉炉膛,炉壳上部设置密封炉盖2。炉膛内上部吊装二硅化钼发热体3,炉膛顶部中央插入测温热电偶1,炉膛内、热电偶1的下方设置放置试样的托盘7,托盘7底部与连接杆8相连,连接杆8的底部连接质量传感器12,连接杆8外部设置防护管9。所述的连接杆和托盘均为耐高温陶瓷制品托盘上可放置114×114×75mm的试样。质量传感器12置于炉体13下部的恒温密封箱11内;在炉体13底部设置有平衡升降机构14,恒温密封箱11可沿平衡升降机构14上下移动,将试样6送入或移出炉膛时,通过密闭机构10与高温试验炉炉壳快捷密闭连接或打开。
实施例2:
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与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炉体13上部可沿平衡升降机构14上下移动,将试样6送入或移出炉膛时,通过设在炉体13下部的密闭机构10与高温试验炉炉壳快捷密闭连接或打开。平衡升降机构14可以设置在炉体13外部,也可以设置在炉体13内部,本实施例的升降机构设置在炉体13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3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型卡车用发动机排气系统
- 下一篇: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转化系统用喷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