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专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109.8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兰春;姬爱冬;李英;郑巧荣;范成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兰春;姬爱冬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450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专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理疗用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理疗时可使身体前后部位同时用针的针灸专用支架。
背景技术
针灸为中医理疗常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平时给病人针灸时只能分别扎身体前部或身体后部,比如病人仰卧时只能针灸身体正面的穴位,而背部的穴位因为压在床上,所以只能针灸完身体正面后翻身过来再扎背部。而许多疾病需要两边都扎,比如风湿性关节炎,由于腿部前后都疼,需要前后都扎;虚弱病人需要同时针刺任脉穴位和背俞穴进行补益等,如果只扎一面,则治疗效果不佳,如果正面、反面分两次进行操作,则很耽误时间,对于某些疾病还影响疗效。由于门诊病人很多,这种治疗方法严重影响了医疗效率,限制了门诊量,既浪费医疗资源,也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收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使身体前后部位同时用针的针灸专用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灸专用支架,它包括支撑框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平行主杆上跨设有马鞍形支杆,所述马鞍形支杆与所述平行主杆滑动结合为一体。
所述马鞍形支杆通过分别套装于所述平行主杆上的滑套与所述平行主杆相连接。
在所述马鞍形支杆的上部横撑上套装有柔性套。
所述马鞍形支杆至少三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拆卸和安装极为简单方便,可以放置在任何床上使用,病人悬空躺于马鞍形支杆上后,身体上下部位都暴露出来,医生理疗时可以同时针刺病人正面和反面的穴位,而不用变换体位分次治疗,既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门诊治疗人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灸专用支架,它包括支撑框架1,在所述支撑框架1的平行主杆2上跨设有至少两套马鞍形支杆3,当病人平躺其上后,为保持身体平衡,一般用三套或四套;所述马鞍形支杆3与所述平行主杆2滑动结合为一体;为使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所述马鞍形支杆3通过分别套装于所述平行主杆2上的滑套4与所述平行主杆2相连接,也可以通过相互匹配的滑槽、滑轨相结合;为使病人躺上后较为舒适,在所述马鞍形支杆3的上部横撑上套装有柔性套5,柔性套5可以用胶轮外包海绵制成,既可以在横撑上滚动,又便于调整体位。
使用时,将支撑框架1放置于治疗床或病床上,跨设于支撑框架1平行主杆2上的根据病人需要针灸的位置选定3-4套马鞍形支杆3,病人躺下后,由于马鞍形支杆3横撑上的柔性套5位于病人身体的着力点如颈部、肩胛部、腰臀部、膝部、脚腕等处,用胶轮外包海绵制成的柔性套5可以使病人悬空后的感觉舒适一些;为方便医生根据治疗的需要随时调整,可以将支撑框架1垫高一些,使得滑套4可以在平行主杆2上灵活移动;由于病人躺下后,需要针灸的穴位暴露出来,方便了医生从身体正反两面同时行针治疗,既提高了治疗效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兰春;姬爱冬,未经郭兰春;姬爱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1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头直线组合排列包馅食品搓圆装置
- 下一篇:带磁性红外线针灸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