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金属结合式托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171.7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马新生;卢杉;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9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4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金属 结合 式托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输运装置,特别涉及具有托辊旋转部件的带式输送机,具体是一种非金属-金属结合式托辊。
背景技术: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用量最多的旋转部件,广泛应用于煤矿、矿山、码头等各种工况条件。现有技术中,金属托辊使用较多,但常见的金属托辊重量大、旋转阻力高、耐腐蚀性差;金属托辊和胶带摩擦产生静电,吸附铁矿粉及灰尘,加大了托辊与输送带的摩擦力,缩短了金属托辊与输送带的寿命;金属托辊在酸碱等恶劣环境中易生锈,污染物料。而非金属托辊一般连接工艺较为复杂,而且非金属托辊辊筒与轴承座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胶粘结加销连接,工艺结构复杂,难以有效保证托辊与轴承座的同轴度,影响托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金属结合式托辊,所述的这种非金属-金属结合式托辊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金属托辊重量大、耐腐性差、使用寿命短,非金属托辊的辊筒与轴承座的同轴度不易保证进而缩短托辊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辊筒、轴承座、轴、轴承和密封圈构成,轴承座设于辊筒两端,轴通过轴承设于辊筒两端的轴承座内,密封圈由卡簧设于轴承座的外端,其中,该辊筒由聚氯乙烯构成,辊筒内壁设有沿其轴线的加强筋,轴承座由钢构成,该轴承座侧壁上设有长圆形孔与辊筒内壁的加强筋相配合,轴承座通过过盈方式压装于辊筒内。
辊筒内壁加强筋的端部通过热铆接方式与轴承座相连接。
辊筒内壁的加强筋数量为8根,该8根加强筋沿辊筒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轴承座侧壁上设有8个长圆形孔,该8长圆形孔沿轴承座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密封圈与轴承座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呈三道弯曲的密封腔。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托辊中采用非金属辊筒与金属轴承座相结合,轴承座与辊筒之间为过盈配合,减小辊筒的重量,增加托辊的耐腐蚀性,同时保证了托辊辊筒与轴承座的同轴度,减小径向跳动,延长托辊使用寿命;在辊筒内壁设置沿其轴向的加强筋,增加辊筒的强度,这样可以减小辊筒的壁厚而不会影响辊筒的强度,从而可以减小辊筒重量;轴承座侧壁开设长圆形孔与辊筒内的加强筋相配合,便于二者的装配连接。轴承座与辊筒之间采用热铆接方式连接,只对铆桩进行局部非接触加热塑化,冷模头轻触铆压重新成形冷却后即实现了紧固连接,无材料损耗,无废料产生,无振动和噪声,可以将金属轴承座和非金属辊筒的组件铆接装配成一体,铆接面美观、光洁度好、不易龟裂脆化、连接牢固,减化了生产工艺、降低材料消耗、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有效地延长使用寿命。在辊筒内壁均匀设置8个加强筋,可以使辊筒强度均匀,进一步减小辊筒壁厚和滚筒的重量,同时在轴承座上均匀开设长圆形孔与辊筒上的加强筋相配合和。密封圈与轴承座侧壁之间设置具有三个弯曲的密封腔,提高密封性能,防尘、防水性能效果明显,耐压可达29000N。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座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座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轴承座与辊筒装配后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辊筒1、轴承座2、轴、轴承和密封圈构成,轴承座2设于辊筒1两端,轴通过轴承设于辊筒两端的轴承座内,密封圈由卡簧设于轴承座的外端,其中,该辊筒1由聚氯乙烯构成,辊筒1内壁设有沿其轴线的加强筋3,轴承座2由钢构成,该轴承座2侧壁上设有长圆形孔4与辊筒内壁的加强筋3相配合,辊筒内壁加强筋3的端部通过热铆接方式与轴承座相连接,辊筒内壁的加强筋3数量为8根,该8根加强筋3沿辊筒1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相应地,轴承座2侧壁上设有8个长圆形孔,该8长圆形孔沿轴承座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轴承座2通过过盈方式压装于辊筒1内。密封圈与轴承座相接触的侧壁上设有呈三道弯曲的密封腔。采用非金属辊筒与金属轴承座相结合,轴承座与辊筒之间为过盈配合,减小辊筒的重量,增加托辊的耐腐蚀性,同时又保证了托辊辊筒与轴承座的同轴度、减小径向跳动,以及轴承座对轴承的支撑强度,延长托辊使用寿命;在辊筒内壁设置沿其轴向的加强筋,增加辊筒的强度,这样可以减小辊筒的壁厚而不会影响辊筒的强度,从而可以减小辊筒重量;轴承座侧壁开设长圆形孔与辊筒内的加强筋相配合,便于二者的装配,并实施热铆接,增加连接强度,简化制造工艺。
除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外,辊筒内壁的加强筋数量和轴承上的长圆形孔的数量也可以是别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焦作三岛输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直机
- 下一篇:具有表面烫金/银涂层的门窗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