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便抹灰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302.1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洛明;孙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8 | 分类号: | E04F2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1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便 抹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便抹灰头。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中,在室内外墙壁的涂抹灰浆作业中,一直以来都是人工使用托灰板、抹子配合将灰浆涂抹在墙壁上,然后再用抹子将灰浆光滑抹平,这种方法工人劳动强度大、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下,也存在灰浆落地的问题,灰浆损失较多,并且墙面的平面度和光滑度不容易控制。
申请号为9224031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抹灰机,该抹灰机的抹灰头由电机、把手、胶管组成,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联接有相互间隔分离的叶片式内、外抹灰片,内、外抹灰片的中心有一容纳灰浆的中心空腔,内、外抹灰片外罩有护罩,把手上有用来控制电机的控制按钮。工作时,手握把手对墙体施加力量,启动按钮,电机驱动联接在输出轴上的内、外抹灰片旋转,把由胶管内的通过出料口进入中心空腔的灰浆涂抹在墙壁上,护罩有一定的容灰和保护作用。由于这种抹灰机的抹灰板电机直接设置在抹灰机的抹灰头上,加大了抹灰头的重量,这样就额外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人容易疲劳,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抹灰头,以便解决现有抹灰头自身重量较重、在工作中施工人员容易疲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抹灰头,包括手柄和带有容灰空腔的抹灰板,所述手柄上具有管形的安装轴,该安装轴轴内的管形空腔为灰浆通道;所述手柄上设有用于带动抹灰板旋转的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入轴转动装配在手柄上,动力输入轴上设有软轴连接结构,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齿轮转动套装在安装轴的前端部,所述抹灰板同心固连于动力输出齿轮上,所述灰浆通道与抹灰板的容灰空腔连通。
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的动力输出齿轮为内齿轮结构,动力输出齿轮与安装在动力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啮合配合。
所述安装轴的前端口位于抹灰板凹形空腔内。
本实用新型在手柄上设有用于带动抹灰板旋转的齿轮传动机构,这样就可以将抹灰板电机从抹灰头上拿掉另外放置,工作时,通过软轴连接齿轮传动机构即可。这种结构同现有技术中将电机直接设置在抹灰头上相比,降低了抹灰头的重量,使得这种抹灰头轻便实用。齿轮传动机构采用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的内齿啮合传动,这种机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工作环境也极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轻便抹灰头如图1所示,包括手柄13、带有容灰空腔10的抹灰板1和用于带动抹灰板1旋转的齿轮传动机构,手柄13上转动装配有动力输入轴8,同时手柄13上还具有管形的安装轴12,该安装轴12与动力输入轴8平行设置,安装轴内的管形空腔为灰浆通道11;上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5和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的动力输出齿轮3,动力输出齿轮3转动套装在安装轴12的前端部,动力输出齿轮3为内齿结构,主动齿轮5传动安装在动力输入轴8的一端,动力输入轴8的另一端设有软轴连接结构;上述抹灰板通过紧固螺钉2同心固连于动力输出齿轮3上。图1中,4是弹性挡圈,6是密封圈,7是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如图2所示,工作时,软轴9一端连接抹灰板电机,软轴9另一端连接在动力输入轴8上,抹灰板电机即能通过软轴9驱动齿轮传动机构传递动力;齿轮传动机构带动抹灰板1先旋转起来,然后灰浆经由灰浆通道11进入到凹形空腔10中,最后在旋转的抹灰片的离心作用和挤压作用下被涂抹在墙壁上。考虑到墙壁的平面光滑性,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抹灰板1的外部边缘设置成圆弧形翻边,使抹后的墙壁上平坦光洁一致,不会出现抹痕。
在本实施例中齿轮传动机构中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采用内齿啮合传动,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外齿啮合传动方式,也可以在主动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之间引入减速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将抹灰板固连在齿轮传动机构上,比如焊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长葛市新世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3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