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玻璃纤维电熔式钼电极代铂拉丝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667.4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3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滕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新力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9 | 分类号: | C03B37/09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103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6100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 电熔式钼 电极 拉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纤维电熔式代铂拉丝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超细纤维电熔式代铂拉丝炉的炉体包括炉顶、炉墙、炉底、流液洞,前后炉墙内侧装有一对电极,炉膛形状为长方体,炉体的材料是纯刚玉砖,采用的电极是铂金电极,成本较高。且这种坩埚炉的结构,漏板是垂直于电极的,加球管的位置是在漏板的正上方,所加冷玻璃球直接加在漏板的上面,到漏板的距离较短,会直接影响下方漏板的温度,使炉内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同时由于玻璃液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较短,使玻璃液在炉内的均化不好,造成一些因玻璃液均化不好而造成的一些断头、飞丝的产生,使拉丝效果不好,拉丝作业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玻璃纤维电熔式代铂拉丝炉由于加球管到漏板的距离过短造成的炉内温度不均匀,导致拉丝效果不好,同时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细玻璃纤维电熔式钼电极代铂拉丝炉。
本实用新型一种超细玻璃纤维电熔式钼电极代铂拉丝炉,包括炉体、电极、漏板、加球管、测液管,炉体墙的内侧装有一对电极,加球管、测液管设置在炉体顶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炉体底部的漏板漏液方向平行于电极,炉体顶部的加液管在远离漏板的一侧。
所述电极采用钼电极,炉体材料最好采用烧结白泡石。
其工作原理是:电极由原先的垂直式结构改为平行式长流程结构,加球管在漏板的远离侧,当冷玻璃球由加球管进入炉内,冷玻璃球在炉内熔解、到达漏板处的时间加长,玻璃液更能得到均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玻璃液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较长,使玻璃液的得到充分均化,炉内温度分布也比较均匀,减少拉丝过程中的断头、飞丝,使拉丝作业稳定。
2、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用烧结白泡石代替刚玉砖,用钼电极代替铂金电极,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铂金漏板 2、炉体 3、钼电极 4、测液管 5、加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2、钼电极3、漏板1、加球管5、测液管4,炉体的前后炉墙的内侧一对电极采用钼电极3,炉底的铂金漏板1的漏液方向平行于钼电极3,炉顶的加球管5在远离漏板1的一侧,靠近漏板侧炉顶上方设置测液管4,炉墙、炉底、炉顶连接在一起组成炉体,炉体材料采用烧结白泡石制造。
当冷玻璃球由加球管5进入由烧结白泡石构成的炉体时,冷玻璃球会首先接触到远离铂金漏板1一侧的玻璃熔液,经两个钼电极3的加热,将冷玻璃球熔解,由于加球管5与铂金漏板1的距离增大,冷玻璃球熔解较充分,熔液温度得到均化,最后熔液经铂金漏板1流出。在熔液流出的过程中,要随时从测液管4测量炉内熔液的高度,以便能及时由加球管5添加冷玻璃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新力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新力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