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导墨柱调节器的书写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4783.6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解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5/00 | 分类号: | B43K5/00;B43K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导墨柱 调节器 书写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以调节墨水流量和墨仓内外压力平衡的书写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导墨柱调节器的书写工具,属于文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调节器结构的书写工具已普遍存在,调节器型书写工具具有出墨均匀、可耗尽到最后一滴墨水的优点。但普通调节器墨水直接供给引水芯或中继芯易导致笔尖滴漏墨。而且当外界温度、压力差较大时,容易产生漏墨或供墨不足问题。通常在室温升高到20℃或50℃时,普通调节器是可以使用而且不会出现漏墨问题;但当温度从0℃到50℃变化时,普通调节器容易产生漏墨现象。另外当普通调节器型书写工具在正常大气压下盖上笔帽,而在低于正常大气压力下打开笔帽进行书写时,此时书写工具内部压力大于外界环境压力,墨仓内的墨水在压力差下易经调节器向外移动,从调节器的笔尖一侧与大气相通的气孔或笔尖处流出造成漏墨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导墨柱调节器的书写工具,该书写工具解决了上述漏墨问题。
以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导墨柱调节器的书写工具,包括笔杆,作为书写工具的主体;笔尖,位于书写工具主体的前端;墨仓,位于书写工具主体内部后端,墨仓的口部与笔杆之间采用可替换结构;调节器,位于书写工具主体的内部前端,调节器的前端和大气相通,尾部通过导墨柱与墨仓或笔杆内的墨水接触;所述笔尖与调节器的前端配置;中继芯,轴向贯穿于调节器的中央,中继芯的前端接触笔尖,所述调节器尾部设有直径小于调节器的导墨柱。
优化的,所述调节器和导墨柱上设有贯穿的气液交换缝隙;所述气液交换缝隙在尾端与墨水接触,宽度在0.05mm~0.15mm之间。
优化的,所述导墨柱主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导墨槽,一端与墨水接触,另一端与中继芯接触;所述导墨槽宽度在0.1mm~0.3mm之间。
优化的,所述导墨槽可设置在导墨柱上轴向贯穿或设置在导墨柱的尾部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书写工具的导墨柱调节器的尾部设置有小直径的导墨柱,利用导墨柱的尾部包裹中继芯,通过导墨槽和气液交换缝隙供给中继芯墨水,达到了控制墨水渗入中继芯的速度的目的防止笔头滴墨,同时增加了书写笔在压力差较大的环境下仍能正常书写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上设有气液交换缝隙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器上轴向设置有导墨槽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披露。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笔杆5,作为书写工具的主体;笔尖1,位于书写工具主体的前端;墨仓2,位于书写工具主体内部后端,墨仓2的口部2a与笔杆5之间采用可替换结构;调节器3,位于书写工具主体的内部前端,调节器3的前端和大气相通;所述笔尖1与调节器3的前端配置;中继芯4,轴向贯穿于调节器3的中央,中继芯4的前端接触笔尖1,所述调节器3尾部设有直径小于调节器3的导墨柱3c。所述调节器3和导墨柱3c上设有贯穿的气液交换缝隙3b;所述气液交换缝隙3b在尾端与墨水接触,宽度在0.05mm~0.15mm之间。所述导墨柱3c主体上设置有若干贯穿的导墨槽3d,一端与墨水接触,另一端与中继芯4接触;所述导墨槽3d宽度在0.1mm~0.3mm之间。调节器3的尾部圆片3a的端面与笔杆5的间隔壁5a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作为墨仓2和调节器3溢流时多余墨水的暂存空间,其大小根据墨仓2中存储的墨水量设置。中继芯4尾端伸入到导墨柱3c的隔板3e处。
参照附图2和附图3,调节器3的气液交换缝隙3b轴向贯穿于调节器3及其尾部设置的导墨柱3c,并在导墨柱3c的尾部直接与墨仓2内的墨水接触调节气液平衡。参照附图2、附图4和附图5,导墨柱3c轴向设置有若干贯穿的导墨槽3d,导墨槽3d与墨仓2相通,通过导墨槽3d和气液交换缝隙3b供给中继芯4和笔尖1墨水,此结构较中继芯与墨仓直接接触的结构相比,能控制流向中继芯的墨水量,预防笔头滴墨的问题发生;另外,导墨柱上设置的气液交换结构也适当地加大了适应墨仓内外压差变化的环境。导墨柱3b尾部隔板3e控制墨仓2内的墨水流向中继芯和笔尖,根据调节器和墨水搭配情况确定导墨槽3d的数量。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实心摩擦焊稳定杆机构
- 下一篇:一种仓栅半挂车用可调式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