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869.9 | 申请日: | 2009-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7351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温度梯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层密封式冷却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的温度控制装置,一般都是针对专用设备配套的单一模式的降温或升温装置,针对性较强,不利于变形处理及温度控制范围的调整。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680003015.7,公开号为CN101107507,公开日为2008年1月16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不同热容的少量流体样品的温度控制器”,其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且两个表面相互平行的装置。该装置内具有两个或多个适合于容纳样品的通道。这些通道布置于与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平行的公共平面上。温度传感器沿该公共平面置于通道之间。加热器热连接两个外表面中的一个,散热器连接该两个外表面中的另一个,从而在第一和第二外表面之间建立温度梯度。温度控制器接收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感测温度,并通过响应调节该加热器。但是,该发明设置的温度梯度太少,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不易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梯度少、成本高、精度差的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温度梯度多、成本低、精度高的一种多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多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包括有输入控制口、输出控制口和温度传感层,所述温度传感层设置为至少一层,每层温度传感层相应设置有密闭保温的温场,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还分别连接设置有各自的输入控制口和输出控制口。
所述温度传感层设置为金属或非金属或稀土或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分别设置有冷却水介质层、普通压缩气体介质层、惰性气体介质层。
所述的惰性气体介质层还分别设置有氮气层、氩气层、氦气层。
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分别设置为氟利昂或其代用品层、液氨层、液氮层。
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分别设置为氢气层、氖气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本温度梯度控制装置既可以作为某个设备或物品的配套件使用,可以使该设备或物品升温或降温到用户需求的恒定温度范围;也可以直接形成用户需求的多层次相对恒定温场。
2、与单一/专用的降温或升温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层温度梯度控制;外形结构可以根据设备的不同,进行任意的变形处理;调整流通本温度梯度控制器的介质,可方便并及时改变温度控制范围;配备成套的温度反馈控制系统,可自动跟踪调节介质流量,并根据选择温度反馈控制系统的精度不同,使温场的温度控制范围达到正负1度或正负0.1度精度范围,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更高精度的温度控制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输入控制口,2-输出控制口,3-温度传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的多层温度梯度控制装置,包括有输入控制口1、输出控制口2和温度传感层3,所述温度传感层3设置为至少一层,每层温度传感层3相应设置有密闭保温的温场,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3还分别连接设置有各自的输入控制口1和输出控制口2。所述温度传感层3设置为金属或非金属或稀土或合金等材料制成。
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3分别设置有冷却水介质层、普通压缩气体介质层、惰性气体介质层。所述的惰性气体介质层还分别设置有氮气层、氩气层、氦气层。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3分别设置为氟利昂或其代用品层、液氨层、液氮层。所述每层温度传感层3分别设置为氢气层、氖气层。上述分层没有顺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不同温度传感层3内不同介质的通过数量而实现温度梯度控制。改变流经各温度传感层3的介质与流量即可以实现单层及多层的温度控制。
例如:第一层:冷却水为介质,精确控制进出水流量,温度范围可以调整到20-80度;进水温度控制在18度正负1度,通过调整进出水流量即可控制出水口温度。
第二层:普通压缩气体为介质,控制进出气流量,使得温度控制范围达到50-200度;要求进气口压力达到0.6Mpa,气体流量可以根据所需控温的范围及其表面积进行调整;目前实验的结果为1立方降温100度气体流量不小于1000立方/小时(本数据对应10KW加热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济宁凯伦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碗包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运输衣架用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