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面部积液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4987.X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1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军;刘洋;沈宝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国军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J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部 积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眼科疾病治疗的眼面部积液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各种门诊和临床治疗使用的手工简易器械和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
眼面部与身体其他部位不同,其暴露于外部环境中,生活中若不慎则常会发生外伤。在接受医学治疗时需先行清创缝合处理,即先要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等反复冲洗、清洁伤口。或者,当患有红眼病时也需要经常冲洗、清洁结膜囊(洗眼)。还有,当进行眼部手术时,术前也需要冲洗、清洁结膜囊(洗眼)。另外,治疗眼化学损伤时也需要长时间冲洗眼部,以清除眼部残留的化学物质。
目前,门诊和临床上通常采用医用弯盘或受水器接受冲洗伤口和洗眼的污染液体。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脸型和胖瘦不同,医用弯盘或受水器常常不能很好地受水,造成污染液外漏,污染患者身体其他健康部位和衣服,也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眼面部积液袋,其设计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使用缺陷而采用能够贴合于眼面部、并且提供有专门受水的液体收集装置,以实现在冲洗伤口或洗眼过程中集中地收纳污染液,为医护人员提供操作便利。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眼面部积液袋主要包括有:
一个单层的、与眼面部进行粘合的粘合部,
一个连接在粘合部下端的、开口向上的双层受液袋。
如上述基本方案,可以将粘合部直接贴合在患者的眼面部。然后在冲洗伤口或洗眼过程中,从结膜囊流出的污染液能够定向地、集中地流入受液袋中,既不会造成污染液外漏,也为医务人员带来了便利。
为提高在患者眼面部的贴合效果,可在粘合部的外层设置有单面胶层。
为配合患者眼面部的形状、尽可能将粘合部接近于眼睑外缘,可在粘合部上端设置有弧形开口。
为保持所述受液袋的开口形状,防止受液袋变形而造成污染液外漏,可在所述受液袋的上端开口设置有硬质护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眼面部积液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易用,材质代廉,适合于在门诊和临床上广泛推行。
2、能够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使用,专门地收集污染液,操作简单。
3、杜绝污染液外漏,也为医护人员提供操作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眼面部积液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粘合部1,受液袋2,弧形开口11,护边2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眼面部积液袋主要包括有:
一个单层的、与眼面部进行粘合的粘合部1,长9cm,宽2cm。
在粘合部1的外层设置有单面胶层,类似于外科手术使用的贴膜胶,粘性大,使用前胶面用光面纸保护。
粘合部1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开口11。
一个连接在粘合部1下端的、开口向上的双层受液袋2,受液袋2长13cm,其内壁与粘合部1连接为一体。
受液袋2的上端开口设置有硬质护边21,直径约1-1.5mm,塑形后便于污染液进入袋内。
具体的使用方法是:
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将伤口底部或后部(较低部位)或眼外眦及颞侧皮肤的表面的污物和血性液体擦干净;
然后,把所述眼面部积液袋的粘合部1的纸层保护膜撕开口,边粘边撕,把粘合部1紧密地粘合在面部或眼外眦部皮肤上,最后撑开受液袋口;
最后,清洗伤口或洗眼,污染液顺利地进入受液袋2。
冲洗完毕后,将眼面部积液袋粘合部1与眼面部皮肤分离,将污染液倒入下水道,使用后的积液袋弃入医用垃圾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国军,未经刘国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4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