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壳程U型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5191.6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涛;丁心悦;王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铁雄能源煤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6 | 分类号: | F28D7/06;F28F9/24;F28F9/00;F28F9/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壳程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焦化及化肥厂及其它化工行业的热量回收领域的双壳程U型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美国钢铁公司开发的弗萨母(PHOSAM)法技术(美国专利USP3024090、USP3186795)采用磷铵溶液从焦炉煤气中回收氨,该法已经工业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单壳程U型管换热器实现贫液和富液间的换热,但由于该结构无法实现完全逆流换热致使热量不能充分回收,需补充蒸汽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单壳程U型管换热器实现贫液和富液间的换热,无法实现完全逆流换热致使热量不能充分回收,需补充蒸汽加热的缺陷,提供一种实现完全逆流换热,省去蒸汽加热的双壳程U型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双壳程U型管换热器,包括前端管箱、管板、壳程筒体,其特征在于壳程筒体内设有纵向隔板和U型换热管系,所述纵向隔板与管板焊接在一起,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纵向隔板上设有弓形的折流板。
纵向隔板上设有纵向隔板卡槽,折流板中部设有与纵向隔板卡槽匹配的折流板卡槽。
纵向隔板卡槽分布在纵向隔板的两端,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难度低,耐用,换热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首次在壳程筒体内采用了纵向隔板结构,成功应用于无水氨等工业装置的热量回收换热器,实现了双壳程和双管程的组合,延长了流体在壳程内的流动时间,并实现完全逆流换热,达到了充分换热的效果。该结构中纵向隔板与管板焊接后整体加工,再与折流板、U型换热管系装配,纵向隔板与折流板之间采用了无焊接结构,利用折流板安装槽和折流板卡槽进行安装,设置了装配间隙,可避免换热管在高温下膨胀而对管板及折流板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该结构用于换热器的运行后可在保持U型管方式的情况下,实现完全逆流换热,可以提高其换热效率,使换热器的操作弹性更加适应生产的要求,不但有利于提高无水氨的产量和质量指标,而且降低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利用双壳程U型管结构,一方面保留了U型管热应力小的优势,另一方面实现了完全逆流换热,并在上述工业装置中进行了工业利用,省去了蒸汽加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技术亦可在其它热量回收装置中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隔板与折流板装配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前端管箱;2管板;3壳程筒体;4U型换热管系;5纵向隔板;6折流板;7纵向隔板卡槽;8折流板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壳程筒体3的左端设有管板2、前端管箱1,壳程筒体3内设有U型换热管系4、纵向隔板5、弓形的折流板6。纵向隔板5与管板2焊接在一起,整体进行加工,折流板6的中部设有折流板卡槽8,纵向隔板5两端设有交错分布的纵向隔板卡槽7,折流板6与纵向隔板5之间通过纵向隔板卡槽7、折流板卡槽8安装在一起,设置了安装间隙。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程筒体3内部加入纵向隔板结构,由单壳程改为双壳程,在保持U型管换热器热应力小的前提下实现完全逆流换热,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节约了能量,可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铁雄能源煤化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铁雄能源煤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5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卷扬机
- 下一篇:双层式发电机散热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