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喷雾干燥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5486.3 | 申请日: | 2009-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10 | 分类号: | F26B17/10;F26B3/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喷雾 干燥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压力喷雾干燥塔。
背景技术
目前,压力喷雾干燥塔在乳品、饮料、淀粉糖、果汁果酱、生化制药、蜂蜜精炼、大豆深加工、食品添加剂、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均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工作过程是,将液态的物料经过雾化后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得到干燥的粉末状产品,但现有设备存在着效率低,粉尘挂壁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压力喷雾干燥塔,结构更合理,具有干燥迅速,热效率高,粉尘挂壁少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压力喷雾干燥塔,上部分为一圆形塔筒,下部分为上大下小的塔锥筒,所述的塔筒和塔锥筒连接在一起,且内侧为面板,中间为龙骨和保温材料,外侧为面板,在塔筒顶部用一号平板封堵,形成一个竖向立式布置的中空的干燥塔塔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号平板的下侧有二号平板,两个平板及塔筒共同构成了一个空腔状的均风室;所述的均风室上面的一号平板上有一贯穿的热风进口,在二号平板上有若干竖向放置且贯穿的调风筒;热风进口的周边周向布置有穿入塔筒内的若干高压喷枪,且高压喷枪的喷嘴穿过调风筒后竖直向下,所述的高压喷枪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塔筒的下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风口及安装用支撑;在塔筒外表面的同侧上中下位置分别布置视镜、中塔门、下塔门;在塔筒的外侧有自底而上的螺旋状旋梯;所述的塔锥筒的外侧设置若干空气振动器,下端口为出料口。
所述的龙骨采用A3碳素钢,面板采用316L不锈钢。
所述的塔顶上侧有上人平台及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压力喷雾干燥塔采用多喷枪结构设计,各高压喷枪喷出的雾滴相互碰撞,聚合成中空的大颗粒,配合均风室和调风筒,使液料与热风充分接触,增大了受热面积,产品瞬间干燥,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蒸汽用量。热风作用点采用多个可调节的风筒,确保进入塔内的气流垂直向下,不偏流,无涡流,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粉尘挂壁。排风口设置在中下部,风到达底部形成大回转,增加了物料的干燥时间,有效地利用了热空气。塔锥筒周向设置空气振荡器,采用脉冲控制仪使其间歇顺序启动,及时有效震落塔锥筒内壁的积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为热风路线。
图中:1塔筒,11一号平板,12二号平板,13热风进口,14调风筒,15出风口,16支撑,17视镜,18中塔门,19下塔门,20旋梯,2塔锥筒,21空气振动器,22出料口,3均风室,4高压喷枪,41喷嘴,5上人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种压力喷雾干燥塔,为竖向立式布置,包括上部的塔筒1和下部上大下小的塔锥筒2,所述的塔筒和塔锥筒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塔的主体结构,所述的塔筒1顶部用一号平板11封堵,一号平板的下侧有二号平板12,两个平板及塔筒构成了一个空腔状的均风室3。
所述的塔筒1的顶部中央布置有贯穿的热风进口13,在二号平板上焊接有竖直状态的若干调风筒14,所述的调风筒14为圆筒状,上端穿入均风室3,下端穿入塔内,形成一个热风通道;热风进口13的周边周向布置有穿过一号平板11,进入调风筒14内中央的若干高压喷枪4,且喷嘴41穿过调风筒14后竖直向下,所述的高压喷枪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通过液料进口同时向各个喷枪送料;塔筒1的下部周向设置有若干出风口15及安装用支撑16,出风口外连除尘装置,支撑用于干燥塔安装固定;在塔筒外表面的同侧上中下位置分别布置视镜17、中塔门18、下塔门19;在塔筒的外侧有自底而上的螺旋状旋梯20。
所述的塔锥筒2的外侧设置若干空气振动器21,采用脉冲控制仪使其间歇顺序启动;下端口为出料口22。
所述的塔筒1和塔锥筒2由内部的面板、中间的支撑龙骨和外部的面板焊接而成,龙骨采用A3碳素钢横向和纵向焊接,面板采用316L不锈钢。
所述的塔顶上侧有上人平台5及扶手,便于维护。
其工作过程是,热风由热风进口进入均风室,通过均布在二号平板上的调风筒均匀进入塔筒内部;料液在外界力的作用下经高压喷枪4分散聚合成中空的大颗粒雾滴,雾滴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当与调风筒内喷出的热风空气接触时,由于调风筒内的喷出的气流垂直向下,不偏流,无涡流,雾滴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干燥成粉末,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粉尘挂壁。排风口设置在中下部,风到达底部形成大回转,增加了物料的干燥时间,有效地利用了热空气。粉末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塔锥筒内,由于塔锥筒的上附有多个空气振动器,采用脉冲控制仪使其间歇顺序启动,及时有效震落塔锥筒内壁的积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未经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5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