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5824.3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基恒;李建新;王凤生;万存才;黄明泉;王加存;孟相国;武之剑;韩欣欣;李静;王海霞;王洲;李向国;侯宗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车辆 | ||
1.一种水陆两栖车辆,包括驾驶室、车架、动力装置和操纵装置,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前车桥和后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配有车桥提升机构以及与车桥提升机构匹配设计的转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提升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车架两侧的两个提升单元;每个提升单元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油缸一端固定在车架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与摆臂的一端铰接,摆臂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车架上的芯轴,摆臂的另一端与油气弹簧的一端铰接,油气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桥相铰接,在车架的底部设置有与车桥相铰接的下推力杆;在两提升单元之间还设置有“V”形上推力杆,上推力杆的连接端与车桥的中部相铰接,上推力杆的开口端分别与车架的两侧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车架整体结构形式为焊接式,纵梁截面为工字形,在车架前、后桥处局部上凸,横梁为箱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带中间支撑的传动轴连接,带中间支撑的传动轴与带有前置全功率取力器的变速箱连接,变速箱通过传动轴与前桥、后桥或水上分动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采用分体式结构,驾驶室的下方设置有发动机,在驾驶室中间前部,设置有发动机散热进风道,进风口位于发动机散热水箱处,收口面积与水箱宽高尺寸一致,在发动机的尾部开有将发动机的热风排除的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未经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58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滑轨水平驱动装置的固定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可硬化的反应树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