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储油罐装油鹤管水循环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784.4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祁宾华;白鹏;王城镇;张继;董树彬;李学强;李建;曲芳;万民弼;杨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36/00 | 分类号: | E21B36/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锡洪 |
地址: | 257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 罐装 油鹤管 水循环 加热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稠油油田单井拉油稠油储油罐装油鹤管水循环加热装置。
二、背景技术
特稠油油田原油粘度平均95180mpa.S(80°),集输管网输送非常困难,一般都是采用单井储油罐储油,单井油罐车拉油方式开采,储油罐采用热风加热炉通过加盘管给稠油加热方式,装油鹤管采用电热带加热方式,每次拉油前必须用电热带给装油鹤加热3-4个小时,由于罐车来的时间不确定,每次罐车来了得等好长时间,等积存到装油鹤管内的稠油溶化掉才能装油,影响原油的外运,而且用的是2KW电热带,耗电量很大其次热风加热炉的烟囱排温度较高,热量损失较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储油罐装油鹤管水循环加热装置,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加热螺旋盘管、装油鹤管套管和加水立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热风加热炉烟囱挡风板的上部或下部的烟囱内安装一个水加热螺旋盘管,与烟囱同中心线;在装油鹤管的前后或上下对扣一个套管,两半套管之间设有上下或前后两块隔板,隔板与装油鹤管和两半套管之间焊接,后半或上半套管后端用水管穿过烟囱与水加热螺旋盘上端出口连接,前半或下半后套管端用水管穿过烟囱与水加热螺旋盘管下端进口连接,在前后半或上下半套管后端之间的隔板上的设有连通孔,在水加热螺旋盘管的进水管上垂直向上焊有一根加水立管,立管上端设一个水包,水包上设安全阀和加水阀,立管高度大于50cm,加水立管紧贴储油罐壁;在前后半或上下半套管与水加热螺旋盘管的连接水管上设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风加热炉烟囱内的余热给水加热螺旋盘管的水加热,通过在装油鹤管套管内循环,给装油鹤管内的凝固原油加热,解决了装油鹤管24小时畅通问题,保证了拉油油罐车每次都及时装油的问题,同时节约了电能。
四、附图说明
附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加热螺旋盘管 2-加水立管 3-控制阀 4-装油阀 5-套管6-隔板 7-装油鹤管 8-连通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通过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水加热螺旋盘管1、装油鹤管7套管和加水立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热风加热炉烟囱挡风板的上部或下部的烟囱内安装一个水加热螺旋盘管1,与烟囱同中心线;在装油鹤管的前后或上下对扣一个套管5,两半套管之间设有上下或前后两块隔板6,隔板与装油鹤管7和两半套管之间焊接,后半或上半套管后端用水管穿过烟囱与水加热螺旋盘上端出口连接,前半或下半后套管端用水管穿过烟囱与水加热螺旋盘管下端进口连接,在前后半或上下半套管后端之间的隔板上的设有连通孔8,在水加热螺旋盘管的进水管上垂直向上焊有一根加水立管,立管上端设一个水包,水包上设安全阀和加水阀,立管高度大于50cm,加水立管紧贴储油罐壁;在前后半或上下半套管与水加热螺旋盘管的连接水管上设有控制阀3。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把对扣套管5的装油鹤管7安装在储油罐装油阀门4的前面,用水管将后半套管和前半套管与装油鹤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分别与水加热螺旋盘管1的出口和进口连接,从加水立管2处加上水,随着加水随着排出水加热螺旋盘管内的空气,待水加热螺旋盘管内加满水时,打开控制阀3,被加热的水开始从后半套管内通过隔板6上的连通孔8循环到前半套管,从前半套管后端进入水加热螺旋盘管底部进口,再进行加热,再循环,加水立管内要保持满水,使水柱的压力大于水循环的压力。也可在加水立管上端装一个水包,水包上安装安全阀和加水阀使水在定压的状态下安全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未经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石油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