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6792.9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罗燕;程正全;黄润晶;李兰竹;刘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抽汲联作 抽油泵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探井试油及油层处理后转抽用井下抽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
二、背景技术
油井压裂处理后进行转抽试油,通常采用常规管式抽油泵进行,这种方式存在如下缺点或不足:①需要起出原井压裂管柱,然后再下入生产管柱,作业工序多,转抽时间长;②起下管柱过程中可能出现溢流或井喷,存在安全环保隐患;③下泵前需要压井,对油层造成二次污染,影响试油效果和开采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采用压裂抽汲一体化联作方式,既能够实现不动压裂管柱直接转抽进行快速排液,减少作业环节,缩短试油时间,提高试油效率,又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包括外筒部分、工作筒部分和抽汲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分包括外筒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密封筒和上接箍,下端连接的下接箍;所述工作筒部分包括泵筒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密封体和滑阀罩,下端顺次连接的进液阀组和定位锁爪;所述抽汲部分包括柱塞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出油接头、拉杆和拉杆接头,下端连接的出液阀组;抽汲部分安装于泵筒内腔,工作筒部分安装于外筒内腔,所述拉杆和拉杆接头伸出泵筒和外筒。
其中,所述密封体安装于密封筒内,密封外筒与泵筒之间的环形空间。所述定位锁爪安置于下接箍下部内腔,固定、限位和密封工作筒。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创新点:
1、采用软硬双密封结构,密封安全可靠,有效减少漏失,提高泵效;
2、采用定位锁爪装置,锚定可靠,限位准确,密封性强;
3、可减少两次起下管柱工序,缩短排油周期,减少压后污染,保持压裂效果,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4、作业时无需压井,避免了二次污染。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一种压裂抽汲联作抽油泵,包括外筒部分、工作筒部分和抽汲部分。外筒部分包括外筒11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密封筒5和上接箍3,下端连接的下接箍14;工作筒部分包括泵筒7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密封体6和滑阀罩4,下端顺次连接的进液阀组12和定位锁爪13;抽汲部分包括柱塞10及其上端顺次连接的出油接头8、拉杆2和拉杆接头1,下端连接的出液阀组9;抽汲部分安装于泵筒7内腔,工作筒部分安装于外筒11内腔。拉杆2和拉杆接头1伸出泵筒7和外筒11。
密封体6安装于密封筒5内,密封泵筒7与外筒11之间的环形空间。定位锁爪13安置于下接箍14下部内腔,固定、限位和密封工作筒。
现场应用时,外筒部分与压裂管柱一起下入井内;压裂后放喷完毕,工作筒部分随抽油杆柱下入油管柱内,直接进行泵抽排液,减少两次起下管柱工序,缩短排油周期,减少压后污染,提高试油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67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力泵隔离套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主轴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