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强化抗振动的管片-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8687.9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登峰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0;F28F3/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强化 振动 管片 管壳 换热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是一种高效强化抗振动的管片-管壳式换热器。
(二)背景技术:高效强化抗振动管片一管壳式换热器属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冶金、舰艇、电力等行业的液体、气体的冷却。
现今制造的各类管壳式换热器的冷却元件绝大多数为光滑的冷却管结构,也有一部分冷却元件为轧制的螺纹管结构。这种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的特点有:(1)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仅靠单根冷却管的管壁隔开,如果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的防腐要求不一样时,只能根据防腐要求高的介质选用冷却管材料,这样会浪费材料,增加产品成本。(2)冷却管是单一、相互之间是孤立的,抗振性不好。(3)光滑的冷却管没有强化传热,冷却管为轧制的螺纹管虽有少量强化传热,但强化传热的强度有限制,因制造工艺原因肋片不能轧得很高,肋化系数(轧制后的外表面积与轧制前的外表面积之比)只达到2.3左右,不能很好地强化传热。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普通管壳式换热器生产成本高,传热效率不理想,抗振性能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强化抗振动的管片-管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普通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改进,它具有筒体,筒体的两端设有前后管板结构及前后端盖,筒体内水平穿装有若干冷却管,并垂直间隔上下交错布置有若干折流板,其特征是:在冷却管外部穿装有垂直相互平行密布的抗振散热片,该散热片具有平板基片,基片上开有若干管孔,并在基片上冲制有若干抗振球面凸台。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抗振散热片上的球面凸台的球半径为2-4m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抗振散热片上的所有球面凸台的球半径可以是一致,也可以是不一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根据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的防腐要求分别进行选用材料,比如冷却管内侧的介质防腐要求高、冷却管外侧的介质防腐要求低一些时,冷却管可以选用耐防腐要求高的材料,而冷却管外侧散热片可以选用耐防腐要求低的材料,这样在满足产品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的螺纹冷却管内、外一体式(管与螺纹体)不能根据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的防腐要求分别进行选用材料。同时在相同换热效果性能下,可以减少冷却管,减小体积,降低成本20-30%。
(2)冷却管外侧穿有整体的抗振散热片,使冷却管和散热片形成一个整体,抗振性好。普通的管壳式换热器冷却管是单一、孤立的,抗振性不好。
(3)高效强化抗振动管片一管壳式换热器冷却管外穿高效散热片,肋化系数达到15-20左右,散热片形式多种多样,散热片强化传热面积大,能很好地强化传热。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中的I处放大视图;
图4是抗振散热片的主视图;
图5是抗振散热片的左视图;
图6是图4的B-B视图。
图中:1-前端盖,2-前管板结构,3-筒体,4-折流板,5-冷却管,6-后管板结构,7-后端盖,8-抗振散热片,9-管孔,10-球面凸台。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3,本实用新型具有普通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它具有筒体3,筒体3的两端设有前后管板结构2、6及前后端盖1、7,筒体3内水平穿装有若干冷却管5,并垂直间隔上下交错布置有若干折流板4,特别是:在冷却管5外部穿装有垂直相互平行密布的抗振散热片8,参见图4、5、6。该抗振散热片是采用铜片(或铝片)(长宽按换热器的布置空间需要确定)作基片,在铜片上冲制若干管孔9(根据换热管的布置确定孔的位置和数量),特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铜片上还冲制有多个抗振球面凸台10,所有球面凸台10的尺寸控制在球半径R为2-4mm范围内,在同一基片上的球面凸台10的球半径可以是一致的,但最好为不同球半径的球面凸台进行不规则的分布。即构成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登峰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登峰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6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组装式深海底播养参投苗器
- 下一篇:改良的牲畜防污架高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