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瓶压扁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228725.0 申请日: 2009-10-12
公开(公告)号: CN201505998U 公开(公告)日: 2010-06-16
发明(设计)人: 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主分类号: B29B17/00 分类号: B29B17/00
代理公司: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代理人: 周宗贵
地址: 430072***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塑料瓶 压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品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瓶压扁机。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瓶是一种重要的再生资源,其回收利用意义重大。通常,塑料瓶的回收利用通过散户的采集,再运输到加工地点进行处理,由于塑料瓶占有很大的体积,对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利,使得运输效率低,难度大。先对塑料瓶进行压扁处理,可节省储存空间和提高运输效率,而目前的塑料瓶压缩打包装置都体积较大,其压力一般均达到了150吨,这类机械价格昂贵,普通的废品回收站无法消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低廉的塑料瓶压扁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方案:一种塑料瓶压扁机,其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包括有机架、驱动装置、压扁机构,机架的顶端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进料口和出料口间设置所述压扁机构,压扁机构由压扁壳体、压扁轮、转轴组成,压扁壳体连接在机架上且处于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压扁壳体内部设置有空腔,压扁轮通过转轴装配在压扁壳体空腔内,压扁轮与空腔内壁形成压扁槽,转轴由驱动装置驱动。

所述压扁槽呈半圆与弧形组合形状,弧形部分使压扁轮离空腔内壁的距离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减小,半圆形空腔与压扁轮壁的距离小于塑料瓶压扁时的厚度。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带传动机构,电机连接在带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压扁机构的转轴连接在带传动机构的输出端。

所述压扁轮表面布满凸起刺针。

所述进料口与压扁壳体之间的机架上设置有可调节间隙大小的调节板。

本实用新型的压扁轮转动将塑料瓶卷入压扁槽,压扁轮表面凸起刺针刺破塑料瓶壁,克服了对封盖塑料瓶难于作业的难题,压扁槽的缝隙越来越窄,塑料瓶就被挤压的扁扁的,经过半周的运动后从出料口排出;装置结构简单、出料率高、实用性强、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原理图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调节板,2-压扁槽,3-凸起刺针,4-出料口,5-机架,6-压扁轮,7-转轴,8-压扁壳体,9-进料口,10-电机,11-皮带,12-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2:

按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塑料瓶压扁机,它包括有机架5、驱动装置、压扁机构,机架5的顶端设置有放入待压扁的废塑料瓶进料口9,机架5底部设置有出料口4,进料口9呈倒喇叭形状。在进料口9和出料口4间设置压扁机构,压扁机构由压扁壳体8、压扁轮6、转轴7组成,压扁壳体8连接在进料口9正下方、出料口4正上方的机架5上,压扁壳体8内部设置有空腔,压扁轮6通过转轴7装配在压扁壳体8空腔内,为了转动自如,转轴7与压扁壳体8间装配轴承。压扁轮6表面布满凸起刺针3,用于刺破封盖塑料瓶壁放出其中空气便于作业。

压扁轮6与空腔内壁留有一定间隙从而形成压扁槽2,压扁槽2呈半圆与弧形组合形状,弧形部分使压扁轮6离空腔内壁的距离从进料口9至出料口4逐渐减小,半圆形空腔与压扁轮6壁的距离小于塑料瓶压扁时的厚度,可以防止废塑料瓶重新卷回至进料口9,这样废塑料瓶在半周的弧形压扁槽2中被压扁而且越压越平。转轴7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10、带传动机构,电机10连接在带传动机构的输入端,压扁机构的转轴7连接在带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12与皮带11的V带传动。为了进料口9中待作业的废塑料瓶能一个一个依次进入压扁槽2内,而不至于一次进入多个将压扁轮6卡死,在进料口9与压扁壳体8之间的机架5上装配有可调节间隙大小的调节板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废塑料瓶从进料口9时,压扁轮6转动会把塑料瓶卷入压扁槽2,压扁轮6上的凸起刺针3刺破塑料瓶壁,从而便于封盖的废塑料瓶难于作业,压扁槽2的缝隙越来越窄,塑料瓶就被挤压的扁扁的,经过半周的运动后在从出料口4排出。装置结构简单、出料率高,实用性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