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9058.8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邹大恒;叶宗瑜;刘杏元;谭为民;徐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 |
主分类号: | B63C3/00 | 分类号: | B63C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8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船舶 下水 活动 梳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化梳式滑道系统的上的一种设施,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化梳式滑道系统包括水平横移轨道(也称固定梳齿),和有坡比的滑道二种。船台小车通过固定梳齿上的轨道将要下水的船舶运输到固定梳齿的末端;然后通过铰车将斜船架上拉,并将船舶支撑在斜船架上,这时船台小车退回原位,铰车下放斜船架,船舶再通过有坡比的滑道下水。由于固定梳齿与有坡比的滑道有相交重叠的梳齿长度,船舶在有坡比的滑道下降的过程中,必须使船舶的下端边沿在离开固定梳齿端部时与固定梳齿之间有高度差,这种高度差就限制了船舶下水的宽度。即现有的这种结构(机械化梳式滑道)只满足对宽(舭部)15.6m船舶下水。否则,对于大型超宽船舶的在下水过程中其一端会与固定梳齿相碰撞,从而造成船舶无法下水或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机械化梳式滑道不能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在固定梳齿末端侧面的铰支座,二根轨道梁通过销轴铰接在铰支座上,在二根轨道梁之间连接有横梁,轨道固定在轨道梁上,所述的铰支座位于底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轨道梁的外侧固定有人行道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面呈依次下降的台阶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梁的下端固定有支座,所述的支座位于底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座之间有连杆。
本实用新型结束了过去只能对15.6m宽(舭部)的船舶下水的历史,它不仅满足了对宽21m、23m、32m、36m各类型船舶的下水,同时还对更宽船舶的下水留下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1倾斜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梳齿,2.铰支座,3.轨道梁,4.销轴,5.横梁,6.轨道,7.人行道板,8.底面,9.支座,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它包括固定在固定梳齿1末端侧面的铰支座2,二根轨道梁3通过销轴4铰接在铰支座2上,在二根轨道梁3之间连接有横梁5,轨道6固定在轨道梁3上,所述的铰支座2位于底面8上(如图1所示)。
在所述轨道梁3的外侧固定有人行道板7(方便对相关部件进行检查,如图2所示)。
底面8呈依次下降的台阶式结构(方便轨道梁下放呈倾斜结构,如图3所示)。
轨道梁3的下端固定有支座9,所述的支座9位于底面8上,支座9之间有连杆10(可增加活动梳齿的强度),如图1、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段替代固定轨道基础的,可满足沿滑道坡比旋转的钢结构梁,保证船台小车载船舶横移运行至本装置末端的安全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用于超宽船舶下水的活动梳齿是将原设计横移轨道末端(固定梳齿)的延伸,船台小车载船舶横移至本装置,拓展了下水船舶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未经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0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