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9085.5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徐薇;文峰;吴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美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刘荣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固体 加料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是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化学及药学实验室用的实验器具。
背景技术
在化学及药学实验中,特别是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往往需要逐渐、连续、可控地向反应体系加入固体物料,对于不需要在无水条件下的反应或被加物料不具强烈刺激性及不稳定性时,使用敞口的普通加料漏斗即可,但是对于需要在无水条件下的反应(如傅克酰/烷基化反应)或者被加物料具有强烈刺激性或空气中不稳定性(如无水三氯化铝),这就需要一种密闭的固体加料反应装置以实现逐渐、连续、可控地向反应体系加入固体物料。现有的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由锥形加料瓶直接通过一磨口玻璃接头连接到反应瓶,加料过程中容易全部冲泄入反应瓶无法控制加料量,无法实现连续自如地控制加料;或者通过多个玻璃弯管连接反应瓶和加料瓶,多次旋转弯管才能逐步达到可控加料的目的,但是方式所需部件多,且装置连接过长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该装置能实现逐渐、连续、可控地向反应体系加入固体物料,且结构简单、使用安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至少包括反应瓶和加料瓶,加料瓶与反应瓶通过各自的瓶口相连通,加料瓶内壁设有螺旋状物料输导槽。
而且,螺旋状物料输导槽为螺旋状半封闭的凹槽。或者,螺旋状物料输导槽为螺旋管状。
而且,螺旋状物料输导槽的螺旋角范围在20°~50°之间。加料瓶与反应瓶的瓶口通过磨口连接。加料瓶与反应瓶的瓶口均为玻璃磨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加料瓶内壁设有螺旋状物料输导槽,这样加料瓶的反应物不再直接倾倒入反应瓶,而是经过螺旋状物料输导槽在重力和适当外力的作用下逐渐滑入反应瓶,从而实现逐渐、连续、可控地向反应体系加入固体反应物。从该装置的整体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仅通过改变加料瓶的内部结构来实现其技术效果,结构简单且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瓶,2、螺旋状物料输导槽,3、加料瓶。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瓶1和加料瓶3,加料瓶3与反应瓶1的瓶口通过磨口连接,使加料瓶3与反应瓶1连通,且加料瓶与反应瓶的瓶口均为玻璃磨口。加料瓶3内壁设有螺旋状物料输导槽2,螺旋状物料输导槽2为螺旋状半封闭的凹槽或者螺旋状物料输导槽2为螺旋管状,螺旋状物料输导槽的螺旋角范围在20°~50°之间。
上述密闭固体加料反应装置使用方法是先将固体物料装入加料瓶3,然后适当倾斜加料瓶3使物料较均匀地分布在螺旋状物料输导槽2中,再将加料瓶3与反应瓶1的瓶口连接好,按螺旋方向旋转加料瓶3,固体物料就会顺着螺旋物料输导槽2逐渐地、可控地落入反应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美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美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90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药液自动配供型灭螺机组
- 下一篇:一种杯皿容器的双层壁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