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703.8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7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凤国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节能 冷库 翅片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冷库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通常在换热管的表面通过加翅片,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这样的换热管叫做翅片管。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冷库用铝合金翅片管[申请号:200720117526.3],管体外带有对称的翅片,管体内壁横截面为圆弧波纹形状,翅片上有一种伴热带镶嵌槽。本实用新型圆管内壁的圆弧型波纹增加了管内热交换面积,其特有的圆弧波纹形状也最大地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翅片管的工作承压能力。翅片上的伴热带镶嵌槽,可紧密包容伴热带,以达到有效的融霜工作性能。还有人发明了一种能使热交换更为合理的翅片管[申请号:200520017277.1],包括翅片、圆管和内肋,翅片的中间设有圆管,翅片与圆管铸造为一体,在圆管的内侧铸造出肋片,肋片与圆管为一体,肋片均匀整齐地排列在圆管的内壁上。肋片的数目和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在圆管外侧的中心线上,用同一种材质铸造成一体的两个翅片。翅片的长度和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热交换器材料的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简化了加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换热效率,但是由于管体内壁上布满了凹凸不平的圆弧波纹形状[即肋片],而管道流通的液态制冷物质又通常会含有颗粒、污物等非液态物质。这样,在使用过程中会沉积在管壁处,特别是沉积在管体的底部,造成换热效果下降,影响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这些沉积物嵌入在凹凸不平的管壁,清洗起来难度也非常大。此外,管体内壁的加工难度也较大,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造成局部破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易于清洗,且便于加工制造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外壁上的若干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内壁由圆弧形的齿条壁和圆弧形的光滑壁合围构成,所述的齿条壁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齿条,且每根所述的齿条轴向贯通于管体内壁。
由于在管体内壁既具有凹凸不平的齿条壁,又具有光滑壁,使得本实用新型既具备了良好的换热效果,又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因完全采用凹凸内壁所存在的弊端。光滑壁能够使得管体内壁非常容易清洗,易于日常维护。光滑壁上污物不易沉积,即便沉积了一部分,在制冷剂或清洗液的冲刷下也容易去除。凹凸不平的齿条壁有效地增加了管体内部与制冷剂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内部热交换效率。此外,凹凸不平的齿条壁也减少了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翅片管的工作承压能力。翅片有效地增加了管体外部与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了外部热交换效率。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翅片与管体连为一体,所述的齿条与管体连为一体。通常,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浇铸成型的,整个翅片管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翅片呈平板状,上述的翅片沿着管体轴向设置,且翅片的两端与管体的两端齐平。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翅片有三片且呈三角形分布。这种结构既便于安装,又有利于进行热量交换。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三片所述的翅片中的两片位于光滑壁两侧所在的管体外壁,另一片翅片位于齿条壁中部所在的管体外壁。安装时,光滑壁通常位于下方。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光滑壁的大小与齿条壁的大小的比值为1∶6-1∶3。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齿条的横截面呈弧形、尖齿形、方齿形、梯台形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中,所述的翅片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型节能冷库翅片管的优点在于:
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结构强度高。2、既具备了良好的换热效果,又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因完全采用凹凸内壁所存在的弊端。光滑壁能够使得管体内壁非常容易清洗,易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体1、齿条壁11、齿条11a、光滑壁12、翅片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凤国,未经吴凤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7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及拉杆天线
- 下一篇:一种重入式腔体定向耦合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