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筒式旋风管进气道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790.7 | 申请日: | 2009-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明洋有机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筒 旋风 管进气道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涡轮旋流离心式除尘除水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双筒式旋风管进气道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进气道构造都是由进气窗口、进气导管、波纹管接口串联而成,直接与汽车空滤器连接,但是汽车在任何环境下行驶,将通过进气道吸入部分水份与灰尘,而现已知的进气道不能有效的对进气道中的水份灰尘排出,从而容易导致发动机过早磨损,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有效能除尘除水的双筒式旋风管进气道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双筒式旋风管进气道总成,包括设有进气口的进气道壳体,所述的进气道壳体的下方设置有进气导管,所述的进气口下方的进气道壳体上设置有排水鸭嘴,在所述的进气导管内设置有离心风叶装置,该离心风叶装置设置在进气导管的上半部分。
在所述的进气导管内的下半部分设计为M形,并与所述的进气道壳体互为连通,在进气导管的下方设置有除尘鸭嘴,该除尘鸭嘴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该进气导管的两侧。
所述的离心风叶装置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1、采用该进气道总成,利用离心风叶装置产生的回旋力将空气中的水份、灰尘有效过滤,排入排水鸭嘴与除尘鸭嘴,有效地保护了空滤器和发动机,从而解决了发动机早期磨损,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节省燃料,且减少污染。
2、离心风叶装置直接放入进气导管的上半部分进行匹配,然后将进气道壳体与进气导管通过抱箍连接,这样即可实现有效可靠的固定,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是进气口,2是进气道壳体,3是进气导管,4是排水鸭嘴,5是离心风叶装置,6是除尘鸭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有进气口1的进气道壳体2,该进气道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进气导管3,该进气口1下方的进气道壳体2上设置有排水鸭嘴4,在该进气导管内设置有离心风叶装置5,该离心风叶装置5设置在进气导管3的上半部分,该离心风叶装置5为两个。安装时,离心风叶装置5直接放入进气导管3的上半部分进行匹配,然后将进气道壳体2与进气导管3通过抱箍连接,便于安装、拆卸。该进气导管3内的下半部分设计为M形且整体注塑成形,并与所述的进气道壳体2互为连通,在进气导管3的下方设置有除尘鸭嘴6,该除尘鸭嘴6为两个,且分别位于该进气导管3的两侧。
工作时,当空气从进气口1进入,导入进气导管3,通过离心风叶装置5时,产生回旋力,利用回旋力将空气中的水份、灰尘有效过滤,排入排水鸭嘴4与除尘鸭嘴6,有效空气排入与进气导管3串联的波纹管,并直接与汽车空滤器连接,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明洋有机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明洋有机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轮发电机导轴承的导瓦座
- 下一篇:摩托车电喷节气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