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阻尼吸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0877.4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5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峰;孔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光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阻尼 吸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中振动控制的装置,具体是一种钢轨阻尼吸振器,该装置通过自锁螺丝方便地安装在钢轨上,利用阻尼材料和吸振器抑制钢轨振动。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噪声中,轮轨噪声是最严重的噪声源。目前,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噪声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声屏障等降噪措施,均从噪声传播途径上进行防治。但声屏障降噪受到了轨道空间的制约,难以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应用的需求。钢轨阻尼吸振器是针对钢轨振动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波浪度,利用复合约束阻尼材料和动力吸振器,控制钢轨高、中、低频噪声的辐射和波浪度的产生,从声源振动的角度进行噪声的治理。该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降噪措施配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
经过对技术文件的检索发现,专利名称为:动力吸振多层约束阻尼钢轨消声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23902.2,公开号CN1807756A,该发明专利为多层高弹性能耗材料层,依次分层粘贴在钢轨两侧轨腰上。该发明是采用多层材料分别粘贴的方式,且仅对钢轨轨腰振动进行吸振。专利名称为:一种自锁轨底动力吸振器的设计及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0810230532.9,公开号CN101413231A,该发明专利仅为对钢轨底部紧锁带有质量块的弹性原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钢轨阻尼吸振器是利用阻尼材料和动力吸振对钢轨噪声控制,该装置可以抑制钢轨的振动和波浪波,从而降低轨道交通噪声,达到从声源进行噪声控制的目的。同时该装置在钢轨底部采用自锁式安装,不影响工务施工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动力吸振器6在下,约束构件5在上;连接后的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构成的腔体形状与钢轨1的轨腰和轨翼的表面形状对应。所述动力吸振器6与约束构件5的连接处是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外廓和凹槽的内腔是梯形。
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构成的腔体内表面还设有阻尼层2。
所述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通过约束构件3连接,约束构件3对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的施力方向是与所述梯形的上、下底垂直。
所述约束构件3是螺栓;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该通孔。
所述螺栓上套有弹性体4;螺栓的螺帽是自锁螺帽3。所述动力吸振器6上还设有谐振质量块7。
本实用新型利用约束构件5,将阻尼层2和动力吸振器6紧密与钢轨两侧面和底表面紧贴,利用自锁螺帽3和弹簧体4将动力吸振器6和约束层构件连成一体。利用约束构件5与动力吸振器6的切口抵压力,在约束构件5下侧形成相对钢轨侧面的外张力,从而使得约束构件3上侧夹紧钢轨轨腰。同时通过弹簧体4的弹力将动力吸振器6紧附在钢轨底面。
阻尼层2和谐振质量块数量和大小分布由减振幅度而定。
在钢轨的轨腰下部和轨翼处施加带有质量块的阻尼约束胶体,抑制钢轨的中高频振动及噪声辐射,同时在轨底附加装有质量块的动力吸振器,用以降低低频的钢轨振动。约束阻尼层及动力吸振器与钢轨表面的夹紧力是通过自锁螺栓实施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源头进行噪声控制,安全度高,安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面图。
1.钢轨,2.带到质量块的阻尼层,3.自锁螺帽,4.弹簧体,5.约束构件,6.动力吸振器,7.谐振质量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钢轨阻尼吸振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动力吸振器6在下,约束构件5在上;连接后的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构成的腔体形状与钢轨1的轨腰和轨翼的表面形状对应。所述动力吸振器6与约束构件5的连接处是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凸起的外廓和凹槽的内腔是梯形。
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构成的腔体内表面还设有阻尼层2。所述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通过约束构件3连接,约束构件3对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的施力方向是与所述梯形的上、下底垂直。所述约束构件3是螺栓;约束构件5和动力吸振器6上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的通孔,螺栓穿过该通孔。所述螺栓上套有弹性体4;螺栓的螺帽是自锁螺帽3。所述动力吸振器6上还设有谐振质量块7。
本例中,所述凹槽设在动力吸振器6上,凸起设在约束构件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光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光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0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业用硅胶输送带
- 下一篇: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弯管机的灯管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