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扁线挤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818.2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3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华;孙波;李加仁;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正和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7/00;B21C2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扁线 挤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扁线挤压装置,属于连续挤压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纸绝缘热粘合漆包半硬换位导线广泛用于制造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绕组线圈,具有线圈内电流分布均匀,提高导体截面电流密度,减少涡流和环流损耗,减少发热、改善冷却,提高线圈绕制效率等优点。其除了具有普通换位导线的性能以外,更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粘合性能等特点。
纸绝缘热粘合漆包半硬换位导线选用优质无氧铜杆,通过先进的连续挤压装置生产出铜扁线。连续挤压装置由挤压轮、压实轮以及挤压模构成,挤压轮的轮槽与安装在机座上的多个具有曲面的零件形成挤压磨擦腔,挤压模安装在机座的外端,当铜杆经挤压轮与压实轮的摩擦力带动下先进入磨擦挤压腔后再通过挤压模对铜杆的挤压变形形成铜扁线,以改变其机械性能,具有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特点。但挤压过程中,金属的流动速度会影响产品的合格率,而挤压腔是由多个零件组装与挤压轮的轮槽所构成,由于受制造和装配累积公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挤压腔表面不平整,使得进入挤压腔内的铜杆速度发生变化,易造成挤出的铜扁线出现弯曲,而且模具上的零件因受力不均而易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铜杆能均速进入模座内的铜扁线挤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扁线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轮、压实轮以及挤压模,周边具有凹槽的挤压轮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安装在轴上的压实轮位于挤压轮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挤压轮的一侧还具有模座,模座内侧壁与挤压轮外圆周相配,且模座内侧壁上的弧形凸台与挤压轮的凹槽对应,模座内具有弧形挤压腔和与弧形挤压腔相通的模腔,挤压模安装在模座的模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铜扁线挤压装置在挤压轮的一侧设有模座,而模座的内侧壁与挤压轮的外圆周相配,模座内侧壁上的弧形凸台与挤压轮的凹槽对应,能减少挤压轮的晃动,提高挤压轮的工作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在模座内设有弧形挤压腔和模腔,由于模座内的弧形挤压腔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因此弧形挤压腔为一个光滑的弧形,铜杆经挤压轮与压实轮的摩擦力带动下先进入弧形挤压腔后,在挤压高温的作用下铜料熔化成流体进入挤压模内成形,由于进入弧形挤压腔内的铜杆速度不会改变,使金属挤出时的流动速度能保护平稳,挤出后的铜杆表面光洁无毛刺、电阻率低,电阻平衡易于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铜杆,2-模座,2-1-模腔,2-2-熔料腔,2-3-弧形挤压腔,2-4-弧形凸台,3-挤压模,4-动力输出轴,5-挤压轮,5-1-凹槽,6-压实轮,7-轴。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铜扁线挤压装置,包括挤压轮5、压实轮6以及挤压模3,挤压轮5周边具有凹槽5-1,铜杆1设置在该凹槽5-1内,挤压轮5与动力输出轴4连接,安装在轴7上的压实轮6位于挤压轮5的上部,轴7支承在机座上,当铜杆1放置在挤压轮5的凹槽5-1内,通过动力输出轴4带动挤压轮5转动进使压实轮6压住铜杆1,通过压实轮6及挤压轮5对铜杆1的磨擦力将铜杆1送入模座2的弧形挤压腔2-3内。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轮5的一侧还具有模座2,模座2的内侧壁与挤压轮5外圆周相配,模座2的内侧面具有弧形凸台2-4,弧形凸台2-4与挤压轮5的凹槽5-1对应,模座2内具有弧形挤压腔2-3和与弧形挤压腔2-3相通的模腔2-1,挤压模3安装在模腔2-1内,挤压模3设有成形腔。本实用新型模座2的模腔2-1位于弧形挤压腔2-3与挤压模3之间还具有熔料腔2-2,熔料腔2-2的尺寸小于模腔2-1的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正和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正和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速器壳体
- 下一篇:双退扭放线机张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