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3982.3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8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卢培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培增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0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放电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池保护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电池充放电技术一直不断地向前发展,其中电池过放电保护技术是电池能反复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大都采用复杂的集成电路,成本较高,保护电路的通用性差,而简单的保护电路使用中往往出现动作时效或工作不稳定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电池过放电保护装置,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切断供电电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反馈电路和执行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检测电池的电压值;执行电路接收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反馈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上述执行电路的输出端,且输出一反馈信号至执行电路。
本实用新型电路简洁,成本低,动作的可靠性非常高,无电池保护临界点的误动作现象,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及时切断供电电路,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2为图1中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的一种实现电路图。
图3为图1中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的另一种实现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的功能方框图。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10设置在电池B和电池负载L之间。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10包括电压检测电路11、执行电路12和反馈电路13。电压检测电路11检测电池B的电压值。执行电路12接收电压检测电路11的检测结果。反馈电路13的输入端连接执行电路12的输出端,且输出一反馈信号至执行电路12。当电压检测电路11检测到电池B的电压值低于设定值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执行电路12,反馈电路13接收执行电路12的输出,并将输出一反馈信号至收执行电路12,执行电路12切断电池B的供电输出。
图2为图1中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的一种实现电路图。电压检测电路11包括稳压管Z1和可变电阻R1,执行电路12包括三极管Q1和继电器K1,反馈电路13包括上述三极管Q1、电阻R2和光耦U1,稳压管Z1的一端通过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连接P1+,可变电阻R1的滑动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可变电阻R1的两个固定端分别连接稳压管Z1的另一端和光耦U1的接收三极管Q2的集电极,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通过常开触点接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光耦U1的发射二极管D1的正极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D1的负极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R2的另一端连接和光耦U1的接收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池B的负极。
电池B的正负极分别连接在装置的P1+和P1-两个端子上,充电时,外部的充电电路通过端子P2+和P2-对它进行充电,同时P2+和P2-也是电池对外供电的端子。正常充电情况下,充电端子P2+和P2-之间的电压超过稳压管Z1设定电压,稳压管Z1导通,三极管Q1基极上的电压使得三极管Q1导通,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上的电压小于光耦U1的发射二极管D1正向导通电压,继电器K1吸合,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闭合,电池供电回路导通。当外部充电电源断电后,充电电压消失。放电情况下,如果电池B两端的电压高于稳压管Z1的导通电压且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上的电压小于光耦U1的发射二极管D1正向导通电压,继电器K1仍然保持吸合装态,由电池B提供电力。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电池B两端的电压不断降低,由于稳压管Z1上的电压基本不变,所以三极管Q1基极上的电压会逐渐变小,从而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上的电压逐渐升高,当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上的电压上升至光耦U1的发射二极管D1正向导通电压时,光耦U1的接收三极管Q2导通,光耦U1输出端电阻降低,由于光耦U1输出端通过可变电阻R1连接到三极管Q1的基极上,从而三极管Q1基极上的电压在这种作用下会变得更低,这样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使得三极管Q1迅速关断,继电器K1失电释放,K1的常开触点K1-1断开,切断电池的供电输出,保护电池的安全。本实施例中,光耦的用途主要是起到一个正反馈的作用,避免单纯利用三极管来关断继电器的不稳定性,在单纯利用三极管的情况下,继电器释放时往往是继电器线圈两端电压降低了很多,才能释放,这种情况下,继电器触点吸合不好,会导致继电器触点的损坏和电器的正常工作。另外,图中继电器K1多余的辅助触点还可用于控制其他电路的断开或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培增,未经卢培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3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离型灭弧柜
- 下一篇:结合摄影镜头的视讯会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