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补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4132.5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新;朱忠贵;姜小红;姜雅;马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64 江苏省丹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金针菇 工厂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我国食用菌的主产品种之一。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而且打破了季节限制,实现了周年生产,特别是改变了夏季市场的消费和需求。一个日产1吨鲜菇的中小型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基地,每天至少需要生产17cm×40cm金针菇菌袋4000袋。同时每天开袋、管理、采收的菌袋也至少需要4000袋。在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管理实践中,金针菇子实体出生后,需要补充一定量的光照,才能诱导子实体生长,促进子实体颜色洁白,品质优良。为了满足金针菇子实体特定的生长光照度条件,确保金针菇正常生长,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在栽培室使用日光灯、白炽灯等灯具作为光源,补充光照。如果将灯具安装在培养室顶部,往往出现受光不均匀现象,上部光照度太强,表层甚至出现灼伤或者干燥失水情况,而中下层菌袋接受的光照还不够。有的单位将灯具设置成移动状态,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虽然可以减少不均匀现象发生,但是操作十分不方便,灯具损坏现象时常发生,也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其次,日光灯、白炽灯功率比较大,使用这些灯具作为光源,电能消耗比较多,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使用十分方便的金针菇补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补光装置,包括软质胶体1、LED(发光二极管)2、电阻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及专用接插头7-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根导线全部为软质导线,第三导线6上焊接若干组LED 2,并选用透明或半透明软质胶体材料1将3根导线及发光体LED2、电阻3等元件包裹封闭,压铸成透明或半透明圆柱体发光管,每1米为一个发光单元,可以切断,每个断面(图2)连接专用接头就能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通体连续发光,光线柔和,防水,节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十分适合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补充光照。
本装置所述的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为3根平行排列的软质导线,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分别是火线和零线。
本装置所述的LED(发光二极管)为贴片二极管,所述的电阻为贴片电阻。
本装置所述的LED发光体2焊接在中间一根导线即第三导线6上,每组发光体由3-10只LED与一电阻3串联,每米20-100只LED发光单体。
本装置所述的发光管长度为1-100米,每1米为一个发光单元,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切断,即使一个单元里有一两组发光单体损坏,并不影响其他发光体正常使用。
本装置所述的发光管采用创新注塑制造技术,全封闭密封软体结构,可以任意弯曲,具有高度防水功能。
本装置所述的专用接插头由专用接头7、电线8、稳压器9及插头10组成。
与现在使用的金针菇培养室光源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如下效果:
1、本装置通体连续发光,光线柔和,十分适合金针菇体生长;
2、本装置为软体结构,可以任意弯曲,而且体积小,可以安装在每层金针菇培养架下面,确保受光均匀;
3、本装置采用创新注塑制造技术,全封闭密封结构,具有高度防水功能,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4、本装置采用LED作为发光体,功率很小,只有白炽灯的20-30%,可以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5、本装置采用透明、半透明软质胶体材料将发光体包裹封闭、压铸成型,发光二极管不容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即使一个单元里有一两组发光体损坏,并不影响其他发光体正常使用;
6、本装置为1-100米长度管状体,每1米为一组发光单元,设置了电路接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切断,每个断面连接专用接头就能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每单元切断处接口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光体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补光装置,包括软质胶体1、LED(发光二极管)2、电阻3、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及专用接插头7-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全部为软质导线,3根导线纵向排列,两边的第一导线4和第二导线5分别是火线和零线,中间一根导线即第三导线6上焊接若干组发光体LED2,每组发光体由3-10只LED与一电阻3串联,LED和电阻采用贴片二极管和贴片电阻,每米有20-100只LED发光单体2,并选用透明或半透明软质胶体材料1,采用创新注塑制造技术,将第一导线4、第二导线5、第三导线6及LED2、电阻3等元件包裹封闭,压铸成中空(含导线孔11及LED室12)的圆柱体发光管。每1米为一个发光单元,可以切断,每个断面(图2)连接专用接插头就能使用。专用接插头由专用接头7、电线8、稳压器9及插头10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通体连续发光,光线柔和,防水,节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十分适合白色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补充光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