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4701.6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开;李广安;李健康;王宗进;乔宪民;吕家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9/385 | 分类号: | H01J9/38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凑型 荧光灯 圆排机 排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光源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设备,特别是一种排气头的管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制灯行业特别是紧凑型荧光灯采用圆排气机对灯管进行排气,并在灯管内加入汞(汞齐),充入一定压力的工作气体,所以排气头的抽真空管道随工位移动会打开或关闭,由于灯内有荧光粉,采用阀开关真空管道,荧光粉会使阀造成关闭不严,而用夹紧真空橡胶管来开关真空管道,不会受到荧光粉的影响。单向夹紧真空橡胶管会造成关闭可靠性低,易造成真空橡胶管老化,缩短使用寿命。因此实有必要对相关结构的管开关结构进行改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延长使用寿命的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包括相隔一定间距的左、右导向板、连接左、右导向板的下夹钳轴、设于左、右导向板间并位于下夹钳轴上方的第一导向槽和位于第一导向槽上方的第二导向槽、插设于第一导向槽内的上夹钳轴和插设于第二导向槽内的导向销轴、位于上夹钳轴和下夹钳轴间的管和位于上夹钳轴和导向销轴间的靠近导向销轴的上摆动板和靠近上夹钳轴的下摆动板。
优选的,所述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还包括盖设于左、右导向板上的横支撑板。
优选的,所述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还包括插于于横支撑板并抵接于导向销轴上的调松紧螺钉。
优选的,所述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还包括位于上摆动板、下摆动板间的凸轮摆轴。
优选的,所述凸轮摆轴的轴端装有摆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上夹钳轴、下夹钳轴的外形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上摆动板、下摆动板同时装在摆动支撑轴上。
优选的,所述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还包括一同收容左、右导向板的左支撑座、右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管的一端接排气头抽真空管道,另一端由压板和垫板借助压板用固定螺钉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关闭管时,上夹钳轴、下夹钳轴同时向管的中心轴线夹紧,也就是两边同时夹紧,使管的变形较小,能实现管道的可靠关闭。采用圆轴夹紧,减小管疲劳损伤,延长管的使用寿命。
2、通过摆动手柄旋转一定的角度,实现上夹钳轴、下夹钳轴夹紧或松开管,可采用机械手实现摆动手柄旋转的操作。
3、本实用新型设有夹紧管松紧调节螺钉,可以调整管开关时的松紧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打开状态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关闭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关闭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说明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包括相隔一定间距的左、右导向板201、连接左、右导向板201的下夹钳轴202、设于左、右导向板201间并位于下夹钳轴202上方的第一导向槽213和位于第一导向槽213上方的第二导向槽214、插设于第一导向槽213内且可相对于左、右导向板201上、下移动的上夹钳轴204和插设于第二导向槽214内且可相对于左、右导向板201上、下移动的的导向销轴207、位于上夹钳轴204和下夹钳轴202间的管101和位于上夹钳轴204和导向销轴207间的靠近导向销轴207的上摆动板105和靠近上夹钳轴204的下摆动板103。
所述紧凑型荧光灯的圆排机排气头装置还包括盖设于左、右导向板201上的横支撑板208、插设于横支撑板208并抵接于导向销轴207上的调松紧螺钉209、位于上摆动板105、下摆动板103间的凸轮摆轴104和同时收容左、右导向板201的左支撑座301、右支撑座303,其中,凸轮摆轴104的轴端装有摆动手柄206。
上夹钳轴204、下夹钳轴202的外形为圆柱形,而上摆动板105、下摆动板103同时装在摆动支撑轴106上。
所述管101的一端接排气头抽真空管道102,另一端由压板305和垫板306借助压板固定螺钉307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