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4836.2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安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安炯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热式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一种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矿物能源的日益紧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了越来越多居民的家中,已经成为家庭热水的辅助供应装置。但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采用真空集热管制造,真空集热管大多依赖进口,而且真空集热管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导致了真空集热管价格昂贵,这也就使得太阳能热水器普遍价格偏高,好多居民难以承受,抑制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吸热效果好、便于安装与维护的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在底座上设有储水箱体,储水箱体上设有进水管、出水管与溢水、排气管,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在储水箱体上方设有吸热底板,吸热底板与储水箱体水面接触,吸热底板的上表面边缘设有首尾相接成筒状的吸热侧板,在筒状的吸热侧板内孔位置的吸热底板上表面设有蜂窝吸热体,在吸热侧板顶端边缘压盖有真空玻璃盖板,且储水箱体呈倾斜设置,在储水箱体与吸热侧板外壁面安装有呈一体状的保温层。
所述储水箱体的倾斜角度为20~35°,位于吸热底板最底端位置的最高水位低于位于吸热底板最顶端位置的最低水位。
所述蜂窝吸热体,它以导热基板为单元,在导热基板的上、下表面均涂覆有吸热涂层,导热基板通过侧边相连形成若干断面为正六棱柱形的蜂窝管单元,相邻两个蜂窝管单元共用一块导热基板并依次向外扩展形成连接一体的密集蜂窝管体。
所述蜂窝管单元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蜂窝吸热体的高度的1/5。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吸热面积大、吸热效果好、结构稳定、无死角、便于安装与维护等优点,非常适合在普通居民家里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内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座1、储水箱体2、进水管3、出水管4、进水阀5、出水阀6、吸热底板7、吸热侧板8、蜂窝吸热体9、导热基板9a、吸热涂层9b、蜂窝管单元9c、真空玻璃盖板10、保温层11与溢水、排气管12等构成。
该直热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在底座1上设有储水箱体2,储水箱体2上设有进水管3、出水管4与溢水、排气管12,进水管3上设有进水阀5,出水管4上设有出水阀6,在储水箱体2上方设有吸热底板7,吸热底板7与储水箱体2水面接触,吸热底板7的上表面边缘设有首尾相接成筒状的吸热侧板8,在筒状的吸热侧板8内孔位置的吸热底板7上表面设有蜂窝吸热体9,在吸热侧板8顶端边缘压盖有真空玻璃盖板10,且储水箱体2呈倾斜设置,在储水箱体2与吸热侧板8外壁面安装有呈一体状的保温层11。
所述储水箱体2的倾斜角度为20~35°,位于吸热底板7最底端位置的最高水位低于位于吸热底板7最顶端位置的最低水位。
所述蜂窝吸热体9,它以导热基板9a为单元,在导热基板9a的上、下表面均涂覆有吸热涂层9b,导热基板9a通过侧边相连形成若干断面为正六棱柱形的蜂窝管单元9c,相邻两个蜂窝管单元9c共用一块导热基板9a并依次向外扩展形成连接一体的密集蜂窝管体。
所述蜂窝管单元9c的直径小于或等于蜂窝吸热体9的高度的1/5,此时吸热底板7与真空玻璃盖板10之间空腔内的空气自然对流会被抑制。通过透明的真空玻璃盖板10的阳光照射到蜂窝吸热体9的蜂窝管单元9c的壁体上的吸热涂层9b所吸收,或者经过几次反射后阳光能被全部吸收,从而大大抑制了辐射热的热损失,而且无论太阳光线从任意角度照射进来,六个面上吸热涂层9b形成的正六棱柱形状吸热黑色腔体总有三个面在进行吸热工作,吸热面积最大,起到跟踪太阳的功能。而且正六棱柱形状的蜂窝管单元9c相比其他形状,更加节省材料,不会形成死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安炯,未经徐安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4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鸡曲霉菌病防治组合物
- 下一篇:无糖枸杞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