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搓式同轴电缆线剥皮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5063.X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8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俊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H01R4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电缆线 剥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剥皮机,特别涉及一种对搓式的同轴电缆线剥皮机。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气设备组装时,一般都需要对电缆线的端部或中间部分进行剥皮,以方便连接电缆时的使用。根据不同的电缆线结构,人们制作不同的工具,以尽可能的方便人们进行剥线,加快剥线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电线电缆组装厂对于同轴电缆剥皮,由于同轴电缆直径小,且分为3层,如图1所示,包括外被层1、金属编织层2、绝缘层3、导体4,现在对这种电缆线进行剥皮时,常用的剥皮设备为瑞士的MP257,5300等同轴电缆剥皮机开剥,这种同轴电缆剥皮机工作原理是,通过手工送入一根线后,机器将电线夹住,然后通过四片高速旋转的刀片向电线中心靠拢,在电线上划出刀痕,进而使刀片边旋转边将外表层拖拉掉,直到三层剥完。
采用这种同轴电缆剥皮机进行剥皮时,由于每次只能给一根线剥皮,因此效率较低,大概每小时只能完成450条线.而且这种机器价格较为昂贵,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同轴电缆线剥皮机,该剥皮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效率高而且制造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搓式同轴电缆线剥皮机,其包括:一上搓板,固定在上搓板座的T型槽内;一下搓板,位于所述上搓板的下方,固定在下搓板座的T型槽内;刀架,固定在所述上搓板的槽中,所述刀架上设有三个平行排列的刀片,所述三个刀片沿出线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推拉板,所述推拉板与一连杆铰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偏心板铰接,所述第一偏心板与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推拉板中间与一转轴铰接,所述转轴的两侧各设有一腰形孔,所述两个腰形孔内各设有一拉柱,其中一个拉柱与上搓板连接,另一个拉柱与下搓板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刹车电机与一后推板,所述后推板的一端与所述上搓板座连接,另一端与一滑块连接,所述滑块位于一导柱上,所述滑块,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并全部安装在导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关节轴承接触,所述第二关节轴承与第二偏心板铰接,所述第二偏心板与所述刹车电机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位于所述第二偏心板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偏心板的位置,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位于所述后推板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后推板的位置,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第二接近开关与一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继电器所述驱动电机、刹车电机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上搓板与所述下搓板之间。
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对搓式同轴电缆剥皮机可以将1-6(或更多)根电线夹在两个平行的平板之间,在其中一块搓板上安装刀片,两块板相对来回搓动,使电线只旋转不移动,就可以在电线上划出1条,2条,3条刀痕,然后用手工剥下外被,编制,绝缘就是成品了。因此该剥皮机具有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同轴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搓板未压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下搓板压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搓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个刀片的排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2、3所示,该对搓式同轴电缆线剥皮机包括:上搓板12和下搓板14,上搓板12固定在上搓板座11上,下搓板14位于上搓板12的下方,下搓板14固定在下搓板座15上,上搓板12与下搓板14之间设有一定位块13。上搓板12的下表面上固定有一刀架25,刀架25上设有三个平行排列的刀片31、32、33(如图5所示),三个刀片31、32、33沿出线方向高度依次降低。
上搓板座11与后推板23的一端连接,后推板23的另一端与一滑块35连接,滑块35位于导柱34上,滑块3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弹簧19和第二弹簧21,弹簧19的另一端与第二关节轴承38接触,第二关节轴承38与第二偏心板18铰接,第二偏心板18与刹车电机1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俊,未经刘玉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