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装车辆油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5246.1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6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邵恩奇;桑世保;阮昆;高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装 车辆 油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油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改装车辆油门的控制一般采用电机、气缸、油缸等执行机构牵引细钢丝直接拉远程油门传感器实现油门的加、减速。缺点是成本高、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靠性高、采用电压控制的改装车辆油门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装车辆油门控制电路,其特点是:它包括:写有程序的型号为CPU224的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两对常开触点、有中位、带自复位的一个钮子开关SB、四个电阻R1、R2、R3、R4、一个电容C、两个二极管VD1、VD2、一个10A保险F、两个12V串联的蓄电池;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L+、1L+、2L+接线端并接保险F后再接24V蓄电池正极,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M、1M、2M接线端并接24V蓄电池负极,钮子开关SB的两对常开触点一端接电瓶正极,另一端分别接PLC的加速端I0.4、PLC的减速端I0.5;PLC控制油门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输出端Q0.0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2、电容C的正极、二极管VD1的正极;二极管VD1的负极接电阻R3、R4及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CT的信号线端;电阻R2、R4的另一端与电容C的负极相连,并接到传感器插头CT的地线端,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2的负极相接,二极管VD2的正极接传感器插头CT的+5V电源线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改变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的电压,从而改变发动机转速从怠速到最高转速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硬件连接:如附图1所示,本系统的PLC采用西门子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U224,L+、1L+、2L+接10A的保险F,再接24V电瓶正极,M、1M、2M接24V电瓶负极,两对常开触点、有中位、带自复位的触点钮子开关SB的一端均接电瓶正极,另一端分别接PLC的加速端I0.4、PLC的减速端I0.5;PLC输出端Q0.0为控制油门电压的脉冲宽度调制(PWM)输出端,PLC输出端Q0.0接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阻R2、电容C的正极及二极管VD1的正极;二极管VD1的负极接电阻R3、R4及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CT的信号线端2;电阻R2、R4的另一端与电容C的负极相连,并接到传感器插头CT的地线端3,电阻R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D2的负极相接,二极管VD2的正极接传感器插头CT的+5V电源线端1。
二、排量调节软件部分:在程序中对PLC输出端Q0.0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WM)的初始化,设定PLC输出端Q0.0输出脉冲的周期为300微秒(0.0003秒)。在程序中初始化输出脉冲的最大脉宽为210微秒(以三菱底盘为例),操作SB钮子开关,可以让PLC的加速端I0.4或PLC的减速端I0.5置24V,由程序改变PLC输出端Q0.0输出脉宽值,使其在0~210微秒之间变化,这样,从PLC输出端Q0.0输出的是周期为300微秒,振幅为DC24V,高电平脉宽从0~210微秒可变的脉冲信号。所以PLC输出端Q0.0输出的平均电压为:24V*0/300~24V*210/300,即0~16.8V之间变化。
三、远程油门控制电压的形成: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中的的+5V电源线端1即底盘ECU提供的5V电压在电阻网络上经过分压,在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2形成电压V01为0.35V(三菱底盘);PLC输出端Q0.0输出电压在电阻网络上经过分压,在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2形成电压V02为0~1.8V变化的电压。所以,在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2形成的总电压V0为两个电压的叠加值(V01+V02),即0.35V~2.15V。当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V0电压为0.35V时,发动机转速为怠速500转/分,当发动机远程油门传感器插头的信号线端V0电压为2.15V时,发动机转速为最高转速1500转/分。
四、对不同底盘,电阻网络的电阻参数设计各不相同:
三菱发动机:R1=R3=5.6K,R2=2K,R4=1.5K;
五十铃发动机:R1=4.3K,R2=2K,R3=10K,R4=0.75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2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回油装置以及空调器
- 下一篇:节能型冰淇淋机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