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过载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5696.0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新;张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32 | 分类号: | H01H71/32;H01H71/58;H01H73/04;H01H73/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过载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过载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过载继电器作为一种电气保护元件,常用于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通常情况下,过载继电器与接触器线圈的控制开关串联,当过载继电器检测到主回路过载时,过载继电器的触点就会断开,从而使接触器的线圈断电,接触器的触点打开,使受接触器控制的电气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防止电气设备受到损坏。
已有技术中的过载继电器,主要以双金属片热继电器为主,它是通过热继电器元件中的电流增大使双金属片温度升得更高,弯曲程度加大,推动人字形拨杆,人字形拨杆推动常闭触头,使触头断开而得到保护。这种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的特性,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保护精度差、功耗高等缺陷,已无法满足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所需。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电路的发展,双金属片热继电器已慢慢被电子过载继电器所替代,但现有的电子过载继电器的跳闸机构零件繁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复位需要能量大,同时只存在自动状态下的过载继电器的脱扣和复位,而且还暴露出可靠性差、灵敏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复位需要能量小,动作可靠性和灵敏度高,保护精度高,功耗低的电子过载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在手动状态下能够实现过载继电器的脱扣和复位的电子过载继电器。
为完成首要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过载继电器,包括外壳8以及设置在外壳8型腔内的触头机构3和磁力机构2,其特点是:所述的磁力机构2包括第一磁轭25、第二磁轭21、第一永磁体24、衔铁22、脱扣线圈23和复位线圈26,所述的第一磁轭25设置在外壳8型腔的底部,具有第一侧臂251和第二侧臂252,所述的第二磁轭21位于第一磁轭25的第一侧臂251与第二侧臂252之间,所述的第一永磁体24放置在第一磁轭25的底部且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二磁轭25相贴触,所述的衔铁22安装在第二磁轭21的顶部且以第二磁轭21为支点能够左右摆动,所述的脱扣线圈23套设在第一磁轭25的第一侧臂251上,所述的复位线圈26套设在第一磁轭25的第二侧臂252上。
为完成另一任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外壳8的型腔内还设置有手动操作机构1,所述的手动操作机构1包括按钮11、按钮弹簧12、复位杆13和第二永磁体14,所述的按钮11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壳体8顶部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的按钮弹簧12的一端安装在按钮11的底部,按钮弹簧12的另一端与壳体8的内壁相配合,所述的复位杆13安装在按钮11底部的一侧并与衔铁22相插配,所述的第二永磁体14固定在复位杆13上且位于衔铁22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头机构3包括一对第一静触头31、一对第二静触头32、动触头支架33、第一动触头凸柱34、第二动触头凸柱35、第一弹簧36、第二弹簧37、一对第一动触头38和一对第二动触头39,所述的一对第一静触头31安装在外壳8的内壁的左侧,所述的一对第二静触头32安装在外壳8的内壁的右侧,所述的动触头支架33固定在衔铁22上,所述的第一动触头凸柱34凸设在动触头支架33长度方向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动触头凸柱35凸设在动触头支架33长度方向的右侧,所述的第一弹簧36套设在第一动触头凸柱34上,所述的第二弹簧37套设在第二动触头凸柱35上,所述的一对第一动触头38安装在第一动触头凸柱34上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第一静触头31,所述的一对第二动触头39安装在第二动触头凸柱35上且对应于所述的一对第二静触头32,同时由一对第一静触头31和一对第一动触头38构成为一对常开触点,而由一对第二静触头32和一对第二动触头39构成为一对常闭触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支架33在长度方向的中间还凸设有一支撑331,在支撑331上安装有一指示件8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8上还设有与一对常闭触点相配合的测试按钮84和第三弹簧85,所述的测试按钮84上下活动地安装在壳体8顶部另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的第三弹簧85的一端安装在测试按钮84的底部,第三弹簧85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8的内壁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磁轭21的底部形成有一用于与所述的第一永磁体24的上端面相贴触的折弯211,所述的第二磁轭2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一用于安装衔铁22的凹口212,凹口21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凸台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56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投双座跌落式熔断器
- 下一篇:一种低压断路器的热脱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