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转换灯的恒压恒流充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37066.7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4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星宝;燕云峰;佘添记;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10 | 分类号: | H02J7/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梁永宏 |
地址: | 523292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恒压恒流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转换灯的恒压恒流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号200510036330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恒压恒流充电电路,其利用开关电源常用的光电耦合器加稳压元件构成恒压线路,在变压器次极绕组的正极性一侧追加一个电流取样电阻,利用原有的光电耦合器,达到恒流充电控制的目的,以最少的分立元件,通过功能组合和再利用,达到恒压恒流的充电控制功能。但是,上述的恒压恒流充电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不够稳定,充电电流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电压稳定、充电电流精确的带转换灯的恒压恒流充电电路。
一种带转换灯的恒压恒流充电电路,包括交流整流滤波电路、脉宽调制电路、能量转换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交流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脉宽调制电路与能量转换电路的控制输入端连接,能量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还包括输出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恒流恒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输出恒流恒压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充电电路正极输出端和充电电路负极输出端连接;
恒流恒压电路包括电阻R11、R12、R13、R14、R16、R17、R18、R19、R20、R21、R22、R23、R24、R25、R26、R27、R28、R29,电容C8、C9,二极管D9,光电耦合器U1,双运算放大器U4,可调分流基准芯片U2、U3,发光二极管GREEN,发光二极管RED,PNP型三极管Q3;充电电路正极输出端与R12一端、R13一端、R21一端、R26一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R12另一端与R11一端、U1第1脚连接,R11另一端与U1第2脚、D9正极、U2第3脚、C8一端连接,U2第2脚与R14一端、电源地连接,R14另一端与U2第1脚、R13另一端、R16一端连接,R16另一端与C8另一端连接,D9负极与U4第1脚、C9一端连接,C9另一端与R17一端连接,R17另一端与U4第2脚、R18一端连接,R18另一端与R19一端、R20一端、充电电路负极输出端连接,R20另一端与输出整流滤波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U4第3脚与R23一端、R22一端连接,R23另一端与R24一端、R21另一端、U3第3脚、U3第1脚连接,U3第2脚与R22另一端、R25一端、电源地连接,R25另一端与R24另一端、U4第5脚、R30一端连接,U4第6脚与R19另一端连接,R30另一端与U4第7脚、R29一端、R28一端连接,R29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GREEN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GREEN负极与发光二极管RED负极、电源地连接,R28另一端与Q3基级、R27一端连接,R27另一端与Q3发射极、R26另一端连接,Q3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RED正极连接。
其中,R11为2.2K的电阻、R12为470R的电阻、R13为3K的电阻、R14为1.5K的电阻、R16为1K的电阻、R17为10K的电阻、R18为1K的电阻、R19为1K的电阻、R20为0.1R的电阻、R21为2.2K的电阻、R22为1K的电阻、R23为82K的电阻、R24为100K的电阻、R25为180R的电阻、R26为750R的电阻、R27为2.2K的电阻、R28为4.7K的电阻、R29为750R的电阻,C8为104的电容、C9为104的电容,D9为型号IN4148的二极管,U1为型号PC817B的光电耦合器,U4为型号LM358的双运算放大器,U2为型号TL431的可调分流基准芯片,U3为型号TL431的可调分流基准芯片,Q3为型号2N3906的PNP型三极管。
其中,输出整流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8和电容C7;D8正极与能量转换电路的第1输出端连接,D8负极与C7正极、充电电路正极输出端连接,C7负极与能量转换电路的第2输出端、R20另一端、电源地连接。
其中,D8为型号SB160的二极管,C7为470uF/10V的电容。
其中,能量转换电路包括电阻R5,电容C5,二极管D5,NPN型三极管Q1,Y电容CY1,变压器T1;R5一端与交流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C5一端、T1的初级绕组一端连接,R5另一端与C5另一端、D5负极连接,D5正极与T1的初级绕组另一端、Q1集电极连接,Q1基极与脉宽调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连接,Q1发射极与信号地连接,信号地通过CY1与电源地连接,T1的次级绕组一端与D8正极连接,T1的次级绕组另一端与C7负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盈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7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